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旅游报

百年守护 历久弥新

日期:10-08
字号:
版面:第03版:旅游报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皇家禁苑首次向公众敞开,成为“人民的博物院”。

  从文物保护到文化传播,从单一参观到沉浸式体验……回望百年历程,故宫博物院不仅守护着中华文明的瑰宝,更让穿越六个世纪的皇家宫殿走进百姓寻常生活,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

  人民的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早期开放以“文物展出”为核心,通过整理清宫旧藏、设置基础展陈,让公众近距离接触皇家文物,1949年后逐步修复古建筑、完善游览设施,划定核心开放区域,奠定旅游开放的基础框架。

  2014年,故宫博物院开放面积超过一半,2018年达到80%,慈宁宫、慈宁宫花园、寿康宫、东华门、端门、箭亭、城墙等区域陆续开放,进一步满足了游客对故宫建筑群落的探索需求。

  看精心设计的故宫特展,购买样式丰富的文创产品,在角楼咖啡馆打个卡……近年来,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下,故宫通过展览创新、文创开发、跨界合作等方式,让古老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

  10年前,在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之际,有个标志性事件——“故宫跑”。彼时,刚一开门,几百、上千名观众就纷纷往最西边的武英殿跑,因为那里正在举办《石渠宝笈特展》。特展上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还有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五牛图》等国宝级展品。

  “故宫跑”背后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的高度渴求,这也让故宫博物院进一步思考如何为游客带来更加舒适的参观体验。事实上,同年6月,故宫博物院就已试行每日限流8万人次,并推广网络预售和实名制售票,让公众享受更好的参观环境与文化氛围。

  面对“博物馆热”,同时考虑到很多外地游客不能到现场一睹紫禁城风采,故宫博物院积极拥抱科技,拥抱创新,探索数字技术应用,打破故宫旅游开放的“时空限制”。

  2019年,“数字文物库”正式上线,首批开放10万件文物高清影像,游客可在线放大查看《兰亭序》的笔墨细节、唐三彩马的釉色纹理;同年推出的“数字多宝阁”平台,通过3D建模技术还原“玉猪龙”“青花缠枝莲纹瓶”等文物,用户可在手机端360度观赏。

  2024年,“全景故宫”平台完成升级,覆盖所有开放区域及部分非开放区域,游客通过手机即可“720度漫游”紫禁城,甚至“走进”未对公众开放的养心殿西暖阁。截至2024年年底,平台访问量超350万人次,成为“线上故宫”的核心入口。

  从早期的明信片、纪念币等基础纪念品,到“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等“卖萌”产品涌现;从故宫口红等非遗融合美妆出圈,到注重IP打造和跨界合作……近年来,故宫文创品类持续创新迭代。

  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正式发行“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特别事件版张邮票,这是联合国邮政首次为单个博物馆发行特别事件版张邮票,标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球影响力的新突破,成为故宫文创“破圈”的最新注脚。

  巍巍故宫,悠悠百年。新时代的故宫博物院正全力推进“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活力故宫”建设,努力将故宫博物院建成国际一流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

  不一样的故宫

  有生之年去一趟故宫,是很多人的心愿。为什么人人都爱故宫?这座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有195多万件(套)藏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所在,也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参观故宫,从午门进入,如果游客只是沿着961米的中轴线走,经三大殿、后三宫,从神武门出,虽然看到了故宫最核心、最宏伟的建筑,但会与故宫更丰富多元的魅力失之交臂。“这就像只读了书的目录,却错过了里面最生动细腻的章节。”摄影爱好者魏光说。在他看来,中轴线是故宫的骨骼脉络,而东西两路和那些优美的角落才是故宫的血肉灵魂。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生宋超也这么看:“那就太可惜了,会错过不少古建与文物背后的信息。 会错过文华殿书画馆的临时展览和武英殿陶瓷馆的常设展,还有文华殿后面的文渊阁、武英殿后面的玉藻堂、断虹桥挠头的石狮子、乾清门外的军机处……”

  故宫里的中轴线永远是游客最密集的地方,每逢节假日,更是摩肩接踵。但游客只要稍微偏离中轴线,就能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故宫。文华殿、武英殿的建筑尺度更人性化,环境也清幽雅致;珍宝馆系统展示了清代宫廷珍藏的各类奇珍异宝,从礼器到工艺品,从珠宝到瓷器,中国古代工艺辉煌璀璨,金瓯永固杯、大禹治水图玉山令人惊叹;钟表馆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位于慈宁宫的雕塑馆展现出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历程……

  如果说偏离“中轴线”是探索不一样的故宫的空间维度。那么,在众多摄影爱好者眼里,还有发现不一样的故宫的时间维度。

  春天去文华殿看海棠、去承乾宫看梨花,秋天看柿子挂在枝头,透过银杏看到宫墙红和屋顶曲线的优雅流畅,冬天呢,一场雪后,梦回紫禁城。

  下雨的故宫也别有意趣,此前,故宫博物院以“雨中故宫·涓流尽汇”为主题进行网络直播,带领人们走进雨中故宫,探知历经数百年历史仍在有效使用的故宫排水系统。

  故宫的色彩美学,故宫神兽蕴含的文化密码,故宫里的江南园林在庄严肃穆中跃动的活泼生动……关于故宫有太多的探索主题。故宫还有很多体验方式:冰窖餐厅、角楼咖啡馆等也是现代视角下体验故宫文化的好去处。故宫邮局里可以盖到此时此地唯一的邮戳,仪式感满满。故宫邮局负责人王立元说:“10月10日,肯定有无数邮迷、游客来盖邮戳,寄出故宫风景明信片,贴上故宫主题邮票,寄出独一份的来自故宫的祝福和问候。”

  不一样的故宫,值得游客一而再“进宫”。正如画家黄永玉所说:“故宫很具体,走遍9000多座房屋,1200多座建筑,每天沿着宫墙走一圈,踩破20双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