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文文
牛肉馍的酥油混着菊花的清苦,古井贡酒的醇厚缠绕着茯苓的温润……10月2日正午,在安徽省亳州市建安文化广场上举办的“亳膳养天下”美食嘉年华现场,锅铲碰撞声此起彼伏,空气里飘着饭菜香味儿。
“刚出锅的茯苓狮子头,趁热尝鲜喽。”在茯苓狮子头摊位前,摊主将蒸笼一掀,茯苓清香与肉香扑面而来。只见他手持竹筷,轻轻拨动丸子,让每一颗都均匀浸润上汤汁。来自南京的游客王先生迫不及待地品尝后,连连称赞:“没想到药膳可以这么美味。既满足了味蕾,又兼顾了养生,这才是真正的亳州特色。”
不远处的华祖焖鸭摊位前同样围满了食客。摊主张师傅正细心地将香草、草果等中草药填入鸭腹,手法轻柔而精准。“这道菜既闻得到药香,也品得到肉香,可惜会做的人越来越少了。”张师傅说,“能在活动中向更多人展示传统药膳技艺,特别有意义。”
“95后”摊主小孙的茶饮摊前也是人气火爆。他将药膳与现代茶饮融合,推出菊花枸杞奶茶、黄芪柠檬茶等新品,一个下午就卖出200多杯。“我们想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让传统药膳走进现代生活。”他举起刚调好的饮品说道。
非遗小吃区更是热闹非凡。展沟烧饼摊位前围满了人,金黄酥脆的烧饼一掰开就麦香四溢,每出一炉便被抢购一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蒋家萍说,面团要反复揉,从和面到烘烤,每一步都凝聚匠心。“火候得盯紧,差一秒就少了焦香。”她说。
公平羊肉汤的摊位前,乳白色的羊骨汤在铁锅中翻滚,摊主李大哥手持长勺不停搅动。“现宰的本地山羊,汤里只放姜片去腥,喝的就是原汁原味。”等着喝羊汤的人排着队,孩子们踮脚张望,老人坐在小马扎上耐心等待。有人喝汤时还就着刚买的烧饼,吃得十分开心。
夜色渐浓,活动现场迎来客流高峰。在怀养堂的摊位前,摊主正给顾客打包。“这糕点加了白芍粉,刚在‘超级皖’美食争霸赛亳州赛区选拔赛中获胜。”摊主拿起一块刚蒸好的芍花糕,轻轻一掰,糕体带着细腻的纹路,“评委说我们的芍花糕‘既有传统药膳的养生功效,又有软糯口感’。”
互动区同样气氛热烈。摊主燕东信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迷你茯苓狮子头。小游客乐乐学得认真:“加了药材的丸子香香的。”
“以前觉得药膳是老传统,没想到年轻人这么喜欢。这两天卖了近千颗狮子头,比平时一个月还多。”燕东信笑着说。
“这不是简单的美食节,是亳州‘中医药文化+旅游’的生动实践。”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活动不仅展现了亳州将中医药文化与旅游业创新融合的发展思路,更通过“亳膳养天下”这个品牌,让更多人了解亳州、爱上亳州,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开辟了“可品尝、可体验、可带走”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