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 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又是一年中秋至,你回桑植,我在民歌寨等你,等你过一个别样的中秋。
故乡你最熟悉,民歌寨就在空壳树乡。那里是贺龙元帅“单枪匹马会陈黑”的发生地,是湖南名酒“百根冰酒”百年独酿工艺的发源地。
你从一路的田园风光走来,目光所及皆是美景,天很蓝,山很青,水很绿,路很宽。还没有来得及感慨故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只刚刚走下摇摇晃晃的索拉风情桥,就听到优美的歌声,一群盛装的土家阿妹,一边载歌载舞,一边端起香甜的米酒欢迎远方游子回家。喝下三大碗,酒不醉人人自醉,你陶醉在美丽的乡村里,陶醉在家乡人的热情里。
湖南桑植是有名的民歌之乡,在民歌寨里少不了要唱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这首歌最为出名,你会唱,我会唱,大家都会唱,在民歌大舞台上,大家都是歌手。嗓子唱嘶哑没关系,咱们就手捧桑植白茶,在边上的稻香花海里看小桥、流水、人家,以茶代酒话桑麻。
今年的中秋同往年一样,咱们还是吃鸭子。这个季节鸭子肉质肥美,营养丰富。“鸭”谐音“压”,压住不好的东西,带来好运和福气;鸭子常常成群结队出现,还寓意着家庭团圆美满。鸭子可以自己去田里抓,数千人抓鸭子的场面很是壮观。无数只鸭子东躲西藏,性子急的人扑向离自己最近的鸭子,以为十拿九稳,实际扑了个空,还把自己滑到田里,弄得跟泥人似的,引得众人大笑。细心的人不慌不忙,小心瞄准一只,一抓鸭脖一个准。这时候,大家似乎忘记了年龄,都沉浸在抓鸭子的喜悦里。
中秋节当然还要吃月饼,在这里可以亲手制作月饼。还记得吗?当年赤溪桥头食品加工厂生产的老式月饼,中间有冬瓜糖、青红丝、花生、瓜子仁、芝麻,有一层层饼皮的那种。咱们可以去非遗工坊亲手做一次。儿时在加工厂看邻家外婆做月饼的情景还在眼前,和面做水油皮、酥油皮,烘烤馅料,然后做月饼胚子。整个流程下来已然轻车熟路,当烤箱飘着香味的时候,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扎羊角辫的童年。
时间还很充足,咱们还可以去旁边的作坊,那里的村民在做叶儿粑粑。磨糯米粉、粘米粉,炒黄豆馅、芝麻馅、腊肉馅。包的包,蒸的蒸,大家忙而不乱,有条不紊。这种粑粑也是我们的传统美食,逢年过节少不了。香甜软糯、肥而不腻,这是你在他乡的梦里会时时出现的儿时味道。
太阳还没有下山,月亮已经静静挂在天边,今夜的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民歌寨的中秋夜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大家兴奋地分享着月饼,喝着香甜的桂花酿。来!咱们跳土家族摆手舞、白族仗鼓舞,不会跳没关系,只要你融入人群,跟着节奏跳即可。灯火璀璨的民歌寨里,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欢笑,笑声吸引了月亮里的嫦娥,她也忍不住长袖舞翩跹,看得玉兔忘了捣药,吴刚忘了伐桂。
中秋夜里,“偷瓜”活动为节日增添了一抹神秘而有趣的色彩。“偷瓜”亦称送瓜,寓意“偷瓜得福”“送瓜送子”,月影婆娑的南瓜地里多了一些“小偷”,被“偷”的主人家却佯装不知道,反而还悄悄将瓜摆在显眼处。咱们也“偷”一个,悄悄放在友人的院子里,给他家一个惊喜。
月亮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中愈发皎洁,你似乎也能闻到月宫中桂花的馥郁芬芳。欢乐的人们在空旷之处,点燃一盏盏孔明灯。孔明灯如点点繁星,缓缓升起,带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飘向浩瀚夜空。它们不仅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更将这份对故乡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传递至远方的每一寸土地,让这份温暖与美好,跨越千山万水,抵达每一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