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采访组
老牌美食地标人头攒动,热门饭店门口排起长队,市集美味被抢购一空……国庆中秋假期,“文旅+美食”消费模式受到热捧。从南到北,不少市民游客为了一口美味奔赴千里,传统美食与现代体验碰撞出火花,美食之旅愈加丰富多彩。
主题活动引客
这个假期,各地以美食为媒搭建文化舞台,推出一场场兼具视觉冲击力与味觉享受的美食主题活动,让市民游客在烟火气中读懂地域风情。
董大双兰溪鸡子馃、百年传承长福鹅肉、庆元乌米饭……10月1日,2025浙江特色小吃嘉年华暨首届台州精品小吃周活动在台州开幕,来自浙江各地的124家小吃企业献上特色美食。活动现场,椒江梅花糕、黄岩番薯庆糕、温岭松门白鲞等特色小吃引得食客争相购买,亮小渔、海钓人家等餐饮品牌也带来“看家小吃”。“这里不光有台州本地的老字号,连兰溪鸡子馃、庆元乌米饭这些浙江各地特色美食都能尝到,每道小吃都透着当地烟火气。”江苏游客王琳说。
10月1日,2025拌面美食文化旅游活动在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开幕。现场,厨师们一边烹制菜肴、一边将拉面下锅,引得围观的市民游客连连称赞。“托克逊的拌面名不虚传,现场氛围也热闹,有吃的有玩的。”来自乌鲁木齐的游客王先生说。
托克逊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现场,当地设计了“可带走的托克逊记忆”环节,让游客不仅能品尝美食,还能通过购买农副产品、非遗作品深入了解托克逊文化。
在上海,前滩国际美食节以“世界风味花园”为主题,将数百米开放式街区打造成“环球美食长廊”。步入街区,各类特色美食分区依次排开,60余家餐饮品牌“各显神通”,延边打糕软糯香甜,比利时华夫冰淇淋现做现售,德国香肠在烤盘上嗞嗞作响。“品尝了手工现做的贵州糯米饭,转身就被其他美食的香气勾住了魂。”10月3日,上海市民李丽打卡美食节后感慨,“这里藏着世界的味道。”
非遗美食待客
这个假期,市民游客追寻非遗美食,奔赴一场“可触摸、可品尝、可沉浸”的文旅盛宴。
外脆内香的白皮饼、香酥醇美的白水贡糖、外酥里嫩的五香卷……在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漳州古城内,一道道蕴藏着匠心技艺的非遗美食,俘获了游客的味蕾。“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小吃,还是丰盛的美食大餐,都蕴含着浓厚的地方文化和生活气息。”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晖介绍。
“国庆中秋假期,福建非遗美食超‘有料’。”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探索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福建省推出10条非遗美食旅游线路,邀广大游客共赴一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文旅盛宴。
假期里,走进江西赣州“非遗国潮购物月”活动现场,客家擂茶展位前,老师傅握着茶杵在陶钵中反复研磨,茶叶、芝麻、花生碰撞出细碎声响,随后,将乳白色的茶汤盛在粗陶碗里,撒上少许葱花,引得游客排队尝鲜。工作人员介绍,通过14个非遗体验展位与26个集市展位,搭建“展示+体验+消费”一站式平台,让赣南非遗美食以鲜活姿态成为游客了解客家文化的媒介。
日前,2025大运河地方菜文化艺术节暨非遗美食现场交流活动在山东聊城举办。“听,这丸子会唱歌。”金黄色的丸子随着师傅的手腕晃动,在瓷盘中发出清脆的“晃啷”声响,活动上,于集晃啷丸子摊位前围满游客。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沁菜园食品站经理张敬国介绍,于集晃啷丸子外酥里嫩,鲜香兼有,这种需要先听其声、再品其味的美食,让游客有一种新鲜体验。
全新体验留客
从“吃味道”到“吃文化”,假期里,美食之旅早已超越“吃”本身,传统美食与现代体验碰撞,让双节寻味更有层次和温度。
10月1日,随着三声锣响,一场承载着地方风味的徽州传统“八碗八”宴席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老街正式开启。游客围坐于八仙桌旁,聆听司仪娓娓道来每道菜的寓意与典故,欣赏徽剧表演和徽州特色婚礼。“不只是吃饭,每道菜都藏着讲究。”来自上海的李女士感慨。她刚刚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手搓制肉圆,体验感十足,“这才是真正‘懂’徽州的旅行方式”。
“‘八碗八’源自徽商宴请宾客的礼节,希望通过游客的亲身体验,让美食成为传递文化的鲜活载体。”徽州区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假期,美食体验升级有效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不少人选择入住周边民宿深度感受徽州生活。
假期里,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巴城有好市”开启,各种新场景与新玩法让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体验到与众不同的蟹乡游。市集现场,人气歌手倾情献唱;各色摊位上的蟹玩偶、土特产吸引游人驻足;互动游戏环节人气高涨;水幕电影播放的卡通人物戏曲表演萌动人心。
在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太阳山休闲度假社区,不少在此旅居的外省游客欢聚在此,一边品尝特色美味,一边体验冰皮月饼制作,大家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默契配合,揉皮、包馅、压模……一道道工序做得有模有样。“今天体验了做月饼,特别开心,有种回家的感觉,非常温暖。”来自北京的李悦一边展示自己的作品,一边笑着说道。
(采访组成员:周晨 朱文文 李金枝 边锋 牛佳欣 魏彪 执笔:魏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