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 罗
金秋时节,当清晨的阳光还未完全跃出天际线的时候,我和朋友便出发前往四川绵竹什地镇五方村,参加第二届高粱丰收节的活动。
我们的车辆在道路上缓慢行驶,灌入车窗内的是已带着凉意的秋风。渐渐地,我们驶上乡村的道路,远处弥漫着薄薄的雾,周围的植物逐渐增多,鼻腔中植物的清香逐渐浓郁起来。我们看向车窗外,雾气笼罩了田野,远山如黛,近水含烟。
我们的车辆不断向前,刚进入到五方村的地界,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望不到边的红高粱。已经开始成熟的高粱穗低垂着脑袋,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于田野中泛起层层涟漪。晨雾散尽时,太阳渐渐升起,给这片红色的海洋镀上了一层金边。高粱的穗粒在阳光下展现着自己饱满的身姿,柔和的光泽随着起伏若隐若现。
看到这番景象,我们急不可耐地下了车。此时,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我们一样,正准备进入高粱地。远处的观景台和拱桥静静地伫立在田野间,几条新修的栈道蜿蜒穿过高粱地,将远道而来的游客引向田野深处。
我们的目标,也立刻锁定在了那处观景台。快步赶去,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眺,成片的高粱在微风中连绵起伏,红色的波浪从远处向我们推近,又向远方荡去,如此往复,仿佛永远不会停息,就像一块宽大的红毯,不断地向天际线延伸。
这是我从未见过的景象,整片高粱地与湛蓝的天空、静谧的村舍一同构成了一幅恢宏壮丽的乡村画卷。
不过,在这里,高粱地的颜色并不是统一的一片红,不同品种的高粱会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红色,有的是殷红色,有的是玫瑰般的红。在高粱地的边缘地带,还有一片仍泛着绿色的高粱地。这些红绿色块交织在一起,合着阳光撞入我们的眼帘,像一幅被光点燃的斑斓织锦,热烈又宁静地铺展至天际。
看过高粱地的全景后,我们走下观景台,沿着田埂慢慢行走。令我惊喜的是,田埂边还生长着不少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和植物,蜜蜂与蝴蝶在花丛间忙碌穿梭,与静立的高粱形成一动一静的和谐画面。远处偶尔有几只白鹭掠过田野,翅膀划破天空,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别样的景致。在这高粱的天地之间,又多了另一种层次的美。
这难得的美景还未欣赏到一半,太阳已升至头顶,阳光变得强烈,高粱田的色彩也显得更加浓郁。在明媚的阳光下,每一株高粱都挺直了身躯,成熟的穗粒饱满得仿佛即将绽开。它们似乎也知晓,自己已迎来了丰收的季节。丰收,是大自然最慷慨的赠予,也是农人辛勤付出最美的回报。
在高粱田的边缘,偶尔还能见到几株枝叶繁茂的大树,它们静静矗立在田埂之上,如守望者般俯瞰着整片田野。这些树,是天空中飞鸟的栖息之所,也是田间农人劳碌后的荫庇之处。树影摇曳,洒下斑驳清凉,与风中起伏的高粱红浪相映成趣。
阳光愈发强烈,高粱田的色彩也随之流转。在清晨的柔光中,这片田野曾披着一层紫红色的薄纱,朦胧而温柔;而此刻,正午的阳光倾泻而下,将它们染成了鲜明而热烈的赤红。
傍晚时分,我们再次登上观景台,向这片高粱地作最后的眺望。夕阳余晖为田野染上了一层深沉的绛红,那色彩醇厚如陈年美酒,令人沉醉。远处的村庄也开始升起袅袅炊烟,与天边晚霞悄然相接,让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人沉醉其中。
日暮逐渐低垂,高粱却依然保持着那份蓬勃生长的美感,它们还在争分夺秒地展示自己一年的收获。在这勃勃生机中,这片田野已经开始积蓄着来年的力量。
我最爱这傍晚时分的田野。西斜的阳光将高粱穗的影子拉得很长,整片田野被笼罩在一层金色的薄纱中。这时的高粱田少了几分喧闹,多了几分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打破这份寂静。
当最后一缕阳光隐入天际,夜幕悄然笼罩田野。月光洒在高粱穗上,泛着银白色的光芒。远处的村庄点亮了灯火,与星空交相辉映。路旁仍有几家小店亮着灯,点点灯光和不时传来的欢笑声,为宁静的乡夜添上了一抹温暖的烟火气。
没过多久,整片高粱田渐渐没入夜色,唯有空气中仍浮动着一缕若有似无的清香。我深深呼吸,将这独特的气息印入心底。这片土地,不仅孕育着沉甸甸的丰收,也静静展露着自然最本真的生命力。昼夜更迭,四时流转,这片高粱田始终以不同的姿态静默生长,每一次注视,都让人心生新的触动。
短暂的旅行即将结束,我们的车辆缓缓驶离,那片高粱田在视野中渐渐模糊,可那一抹炽烈的红,却仿佛仍灼烧在眼底。来年春天,当新一季的高粱再度生根发芽,这片土地仍将默默延续着生命的轮回,也延续着人与自然的对话。
五方村的秋天,正是因这片高粱,而格外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