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旅游报

远离城市 用流量赋能乡村振兴

日期:09-18
字号:
版面:第07版:旅游报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 朱文文

  如今,走进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篁墩村的徽派建筑里,总能看见一群年轻人正在工作,窗外是云雾缭绕的山川和高低错落的马头墙。这不是电影场景,而是黄山数字游民公社的一幕。

  村里有了数字游民公社

  篁墩村背山面水,新安江从村南潺潺流过,村内徽派建筑错落有致。作为徽文化重要的发源地,这里素有“徽州文化第一村”之誉,也是很多人心中理想的办公之地。

  今年3月,黄山数字游民公社(以下简称“DN黄山”)落地开放后,吸引了自媒体创作者、短视频博主、网络营销专家、设计师、程序员等不同职业的数字游民入驻。

  “90后”旅居自媒体博主肖恩就是其中的一员。“这里是我理想中的‘工作室’,既能远离喧嚣、亲近自然,又能享受低成本、慢节奏、高质量的生活。”全网拥有百万粉丝的肖恩,曾辗转国内30多个省份,有过6年留美经历,还曾担任特斯拉IT工程师,最终选择在黄山脚下当数字游民。

  “我们最看重的是网络稳定和社区氛围好。如果能给我们更多灵感就更好了。”肖恩介绍,他近期创作的视频《一个月最低175元,如何在安徽黄山旅居》在B站播放量超18万次,吸引众多游客和“新村民”走进黄山、走进屯溪、走进篁墩。

  “DN黄山的住户不仅是数字游民,更是黄山文旅的推介官。”DN黄山负责人陈磊介绍,目前社区近六成住户是平台内容创作者和IT从业者,涵盖自媒体、短视频,网络营销、设计等多个领域,成为推动乡村旅游传播与内容提质升级的重要力量。“我们希望通过年轻数字游民的视角,重新解构黄山乡村旅游体验,深度聚焦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适应游客从观光到度假、从浅层次到深度化的转变。”

  数字游民带来技能和创意

  数字游民的入驻,给乡村带来很多创意和想法。来自上海、从事短视频IP孵化的“90后”孙启超,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帮助当地茶农解决了茶叶滞销难题。

  今年6月,黟县三合村的茶叶出现滞销,村干部找到了孙启超。很快,他组建了一支7人团队,包括设计师、程序员和短视频博主等。经考察,他们发现,尽管当地茶叶品质很好,但因缺乏包装和推广能力,导致好茶叶难以卖出好价钱。

  孙启超团队结合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重新设计了茶叶的包装和LOGO,深入挖掘茶文化故事,突出“爷爷种茶、奶奶炒茶”的温情元素,还请来村里老人写下了“三合茶暖人心”“岁岁平安”等宣传语,赋予产品独特的情感价值。他们手绘了当地风貌地图,通过社交媒体推广,首月便帮助茶农卖出了200多公斤滞销茶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孙启超团队还帮助村里培养了一批年轻创意人才,教授他们账号运营与直播技能。今年8月,孙启超团队打造的“造化三合”小程序上线,打通了线上销售渠道,村里的茶叶销量喜人。

  “DN黄山不仅是我创业的起点,更是数字创意生根发芽的沃土。”孙启超介绍,“如今,越来越多的本地村庄主动联系我们寻求合作。我们扎根黄山,也有动力参与乡村振兴。”

  对数字游民而言,乡村提供了独特的生活体验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乡村而言,数字游民的到来,不仅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提升了消费水平,更带来了内容创作、品牌传播与产业创新的多种可能。数字游民正与乡村双向奔赴、彼此成就。

  正在构建黄山友好生态圈

  为吸引更多数字游民,近年来,黄山市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数字游民发展的措施,全力构建数字游民友好生态圈,致力打造“青年向往、数字游民首选的城市”。从资金支持到基础设施提升,从个人补贴到创业激励,政策覆盖广泛。当地政府还推出了青年礼遇大礼包,为数字游民提供就业创业、生活服务、教育赋能和文化体验等多领域支持,构建立体化的青年发展支持体系。

  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实实在在的政策扶持、多元的创作空间以及开放共享的社区生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篁墩村。自7月起,DN黄山持续处于满员状态。

  “未来,我们希望借助数字游民实现两大目标:一是为进一步激活黄山世界级文旅IP价值出一份力;二是吸引更多年轻人,推动本地消费升级,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陈磊说。

  “数字游民群体正在成为旅游生态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既是游客,又是创作者,还是创新者。”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制定更多支持政策,吸引更多数字游民来到黄山、了解黄山、传播黄山。(左图为DN黄山年轻的数字游民聚在一起畅谈 受访者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