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书玥 本报记者 周 晨
庐山,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名山,不仅以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更以其深厚的红色底蕴成为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坐落于江西省庐山市牯岭镇的庐山抗战博物馆是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庐山抗战博物馆8月1日焕新开放,吸引众多海内外观众。据了解,博物馆新增了数字化展示内容,让文物与游客“破壁”相会,以“国共和谈”“庐山谈话”“浴血抗战”等为主要展示内容。
踏入庐山抗战博物馆肃穆的展厅,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在专门复原的“庐山谈话会会场”场景中,博物馆利用先进的声光技术播放原声片段,声音在馆内回荡,观众神情肃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救亡图存的年代。
“听到这些原声,看到这些历史资料,我们后辈更加懂得了没有那时的热血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来自江西抚州的游客邹亚玲在一幅幅泛黄的图片前驻足,动情地说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里有很多资料是历史课本中没有细讲的,让我对全民族抗战有了更具象的感悟。”
庐山抗战博物馆讲解员雷培说:“我们向广大游客宣讲抗战历史,就是要让大家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庐山抗战博物馆如今正通过创新展陈、活化利用与文旅融合,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活力。
“2024年,庐山抗战博物馆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庐山抗战博物馆副馆长谢业华说。
庐山抗战博物馆还不断深化社会教育功能。前不久,革命英烈方志敏的曾孙、小学二年级学生方铭承被聘为“小小推介官”。他沿着祖辈的革命足迹,在庐山抗战博物馆等地进行推介。
“我要把庐山的美景介绍给更多小朋友,把抗战历史告诉更多人。”孩子稚嫩而真诚的声音,为红色文化传承增添了鲜活色彩。
今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庐山抗战博物馆对展馆建筑及内部展陈进行了全面维护与升级修缮。
“此次修缮旨在以更完善的环境、更丰富的史料和更先进的展陈技术,向公众更深刻地展现那段烽火岁月和伟大的抗战精神。”谢业华介绍,重新开馆之际,博物馆还特别策划推出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相关主题的快闪活动。活动通过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再现历史瞬间,宣扬红色文化,激发游客爱国情怀。
为推动红色旅游与庐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深度融合,当地还面向游客推出了精品红色旅游线路。游客可徜徉于庐山植物园的葱郁、沉醉于含鄱口的壮阔、感受白鹿洞书院文脉的厚重、领略仙人洞的神奇瑰丽,在移步换景间自然而然地接受爱国主义熏陶。这种“寓教于景、红绿交融”的创新模式,丰富了游客体验,也为庐山旅游注入了强劲动能,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