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旅游报

重温受降历史 珍视和平岁月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第01版:旅游报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 本报记者 高 慧

  8月15日,湖南怀化芷江细雨朦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前,一块大型展板静静矗立。中国旅游报社记者看到,当日,61张由美国国家档案馆保存的“二战——芷江”珍贵历史照片展出,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凝视。这批照片共分为4个部分,直观还原了80年前芷江地区的抗战历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21日至23日,中国战区受降典礼在湖南芷江举行,双方商定日军向中国军民投降的所有事宜细节,并在日本投降注意事项备忘录上签字。芷江受降宣告了侵华日军的彻底失败,标志着中华民族近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取得完全胜利。

  198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40年来,纪念馆已发展到占地20多公顷,主要包括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坊、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旧址、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旧址等纪念性构筑物和少量辅助建筑物。纪念馆从海内外征集到珍贵文物和资料5399件(套),通过“正义的胜利”“历史选择芷江”“芷江受降典礼”“全国受降”“解放区受降”等陈列内容,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史实。纪念馆近10年已累计接待参观者超2000万人次,开展主题教育1.2万余场次。

  步入馆区,在保存完好的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旧址内,签字桌居中而设,两旁木椅整齐肃立,一切保持原貌。纪念馆内陈列着当年受降典礼的珍贵电报原件,记录着日本侵略者最终低头的历史记忆。

  纪念馆讲解员邓雨说:“当我带领游客参观这些珍贵的照片、文字资料以及生锈的装备时,仿佛身处抗战现场,让我深刻感受到胜利与和平的来之不易。作为后人,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把这份精神力量融入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中。”

  “看到展馆内陈列的受降原始文件、现场照片以及当时使用的桌椅,课本中的历史内容瞬间转化为可感知的现实,也让我明白,真正的纪念不仅是回顾过去,更是思考每个人在维护和平中的责任。” 游客李女士参观后说,这次参观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必须牢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继续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攻坚克难、奋勇向前。

  近年来,纪念馆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追寻抗战足迹,重温抗战英雄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例如,举办“二战——芷江”珍贵历史照片展,其中,8张芷江受降仪式照片记录了1945年8月21日受降典礼的重要时刻,包括侵华日军投降代表抵达、签署投降文件等关键场景。

  “8张照片中,侵华日军投降代表今井武夫的一张特写照片十分显眼。他眼睑低垂,避开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紧绷的面部肌肉和略显僵硬的姿势,生动呈现了一个战败者的心理状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介绍,此次公布的受降照片与馆藏影像资料互为补充,特别是多张近距离特写画面,为研究者和观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历史细节。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馆加速推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保护提升项目,项目包含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对停车场等开放服务设施、现有展陈场景及内容进行提升改造。项目已于8月中旬完工。

  吴建宏介绍,提升项目新增保洁、安保等多个就业岗位,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新建设的游客服务中心与特色购物区,为当地特色产品提供了展销平台,可以让更多百姓共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