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旅游报

品观嶂石岩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第03版:旅游报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嶂石岩 本报记者 陈晨 摄

  □ 米丽宏

  在河北赞皇县嶂石岩村,感觉自己掉进了“山窝窝”。这里位于太行山东麓,群山环绕,赤壁丹崖。嶂石岩不只是地名,还是一种地貌,跟张家界地貌、丹霞地貌并称中国三大砂岩地貌。

  嶂石岩还有着内蕴深厚的人文自然:红石头筑造的老房子,石头缝儿里修造的小梯田;溪水缠村的脆脆吟唱,野生森林厚厚的落叶;老树生木耳,山石起苔藓,密林里溜达着松鼠、野鸡、黄麂、猪獾;村街上造型别致的景观灯,鳞次栉比的餐馆、民宿、美术馆;凉沁沁晚风起,山肴野蔌茶一盏……

  爬山,是进入嶂石岩景区的最好方式。

  在民宿安顿好,我们便直取九女峰。那里是观看赤壁丹崖的胜地。进景区大门,上行数百米,乘“飞天魔毯”至半山处。来之前,我一直想象着魔毯是啥样子。原来是传送带的装置上覆一层毛毡,人倒坐其上,随着传送带滚动,咕噜咕噜一点点攀升。魔毯两侧有丝网,上面是透明穹顶,人在其中,像坐于透明洞穴,只觉树林小山在“洞”外缓缓下行。全长560米,上升高差200米,十几分钟便上到了半山。

  自魔毯站点再上行,转几个弯,来到玻璃观景台。台子高悬半空,远近山峰一望而收。此时,天空灰蓝灰蓝为幕,为众山抻起宏大布景。山们相互依偎,又相互谦让,恰到好处地将自己嵌在空当,像我们毕业时的班级大合影。前排席地而坐,中、后排挺起身板,拿出最美的姿势和微笑!一二三,茄子!谁说的?美好的事物,都是音乐。那起伏的山脊线,可不就是一首饱满深沉的大提琴曲?

  高处风烈,我心里也灌满了风声。一些郁积的渣滓在风中扬簸,心变得清莹透明。不得不说,我们的情绪和认知是多么容易受环境影响:被一份工作拘囿,被一个地域绑架,被一种观念束缚……而山,则是一种高远的视野,是思想的另一种依靠。在山巅,我们看到自我的局限。日常生活里,我们奔波忙碌,渺小如蚁;在这万山丛中,我们也不过是一棵草树、一阵小风。

  自我是渺小的,也是有弹力的。一座大山装进心里,人便跟着伟岸起来。让心灵饱满,情感多汁儿,重新活成一棵青翠的树吧。

  下观景台,右折,我们去攀老君顶。路侧,突出来的石崖悬在头顶,人就像走在檐下。石崖被水浸润,黑如墨染。泉珠不断渗出,滴答滴答,润湿了路面。

  哦,此时山泉叮咚,湿我头面;山风猎猎,鼓我衣衫;山崖竦峙,立我心田。清凉之境让人忘记了时在酷暑,季节,成为模糊的概念。

  只见一道石阶缠绕着山体,往云端伸去。我们几人携着5岁的外孙女,奋力往上攀。右手边,崖壁阴凉,泉流下注,山草簇生,野花幽放。左手边,山林茂密,山鸟鸣嘤,蝉声如雨。家人看了看景区资料,说这里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大口呼吸,果觉清新润肺。那山泉的寒凉气、植物的草腥气、野花的芳香气、枯木苍苔气……清鲜生猛,一股脑儿涌进胸腔。

  阵阵风啸中,我们的高度不断攀升。从当道的树缝里挤过,从临崖的窄石阶上踏过,从扭扯翻卷的狂风里穿过,几番鼓劲儿,大小老幼终于登顶。这海拔千余米、悬崖般的老君顶,山巅竟是两三个篮球场大的平缓小圆丘,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

  我指给女儿看那几乎长成乔木的山杜鹃,又带小外孙女去揪揪树身上的木耳,还去瞄了瞄悬崖下窄墙般的“一米崖”……我们站在观景台,俯瞰脚下奔腾而来的山涛峰浪,那是怎样的天地大景啊:群山那么激昂,又那么肃穆;天空那么辽远,又那么安静。我们的小孩儿在山巅咿呀起舞,那么纯真,那么快乐。

  这一刻的开阔和欢欣,甚至让我产生一种渴望,时间就此停下,停下来吧。

  沿山顶小径转到西北观景台,已是傍晚时分。夕照浑厚如一缸蜂蜜,甜美地泼向千山万壑。一道巨大的、几十里长的赤壁丹崖横亘眼前。

  是的,那就是“赤壁”两字的具象。油画般浓重,长卷般舒展。夕阳下丹朱流溢,翠色生辉。那红啊,有阴影中安静谦卑的红,有在民歌中被唱得艳如山花的红,有被泉水浸润得湿漉漉的红……那是炼自宇宙的炽烈焰温,是亿万年光阴凝固的样子。那火焰曾烧出多少故事和奇迹?十几亿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海洋,来自地球内部的莫测力量,使得地壳俯冲,阻截,推进,抬升……海水沉落,海底隆起,太行山从一片汪洋中浴水出世。之后,经时光的风雕刻,光阴的雨冲刷,幽蓝枝杈般的闪电击打,才有了这连绵长墙刀削斧劈,这三层崖栈棱角分明。是的,只有时间,才能塑造出这万丈红崚、百里赤壁。而这雄奇的嶂、岿巍的石、高峻的岩,无声无息绵延于此,向光阴致敬,跟万物友好,与层云、密林和谐相生,无止无尽。

  我们为这种永恒感,生出一种说不清的忧伤,又似被一种力量定在那里,默默地,谁也不说话。

  很久,我们起身下了老君顶,沿着半山腰的石径继续右行。路尽头,一片开阔地。翠绿的草甸铺展开去,一架鲜花秋千架在山脊上。芳草青嫩,野花亮眼,小白花如点点雪亮的碎钻,闪在越来越暗的暮色里。

  天色虽晚,人们依仗着下山有滑道,不慌不忙地流连。忽有人一声惊呼,大家跟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西北高处,灰色云团垛起了高山,又慢慢垒成巍巍宫殿。那天地巨制的“宫殿”高踞人间之上,透着一种不凡气象。旁侧云天缝隙里,正沾云带絮、悠悠旋转着两架大风车。云飘移,风车隐现,叶轮看上去小巧轻盈,忽悠悠,忽悠悠,像在展示着一种超现实的灵力。这现代化的风力发电机,竟被栽到了“天庭”之侧。

  一群人站在草甸上观望,对这近乎神话的奇景惊叹不已。是的,不断涌出的暮色加重了神话气氛。至于那云天奇观,或许就是时空的临界、神话的开端?

  头顶的星星一颗颗亮起来,草甸上的野花一朵朵暗下去。我们走向滑道站点,依次在超长的“滑滑梯”上“秃噜”着下山。夜色中顾不上赏景,只有满心的快乐,好似在用这种豪华版游戏,遥致远去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