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旅游报

武乡县乡村游火起来

日期:08-21
字号:
版面:第07版:旅游报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图为墙外艺术馆,下图为一脚泥巴图书馆 受访者 供图

  □ 王文华

  全长104.76公里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武乡段,宛如一条“丝带”在太行山中蜿蜒盘旋,途经7个乡镇、52个行政村,串联起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板山风景区等53处景点,成为游客追寻红色记忆的重要通道,也是助推沿线发展乡村旅游的快车道。

  路畅业旺

  交旅融合发展让这条公路不仅改善了当地交通条件,更激活了乡村旅游资源,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端起了旅游饭碗。

  武乡县丰州镇下关村,位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武乡段,2021年实景剧《太行山上》在此首演。有村民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在房前屋后拾掇出小菜园、小花园,搭起凉棚,支上大桌,办起农家乐。

  今年41岁的村民魏虎伟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紧邻水库,起初他家的农家乐吸引的主要是垂钓爱好者。后来借实景剧演出的“东风”,游客越来越多。在村里的引导下,他扩大了经营规模。以关河水库的河虾、鱼以及当地特色野菜、土鸡蛋等为食材,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深受游客喜爱。“特别是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通车后,游客数量进一步增加。去年农家乐的毛利润达到了40余万元,比打工收入高多了。”魏虎伟说,话语间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下关村组长魏进文介绍,今年,村里对停车场、路面、房屋外墙以及绿化带等进行全面改造,还精心打造了高端民宿,吸引了不少专程感受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自驾游客。仅有56户165口人的下关村,农家乐就有30余家。去年,下关村年纯收入突破60万元,人均增收超过4000元。

  古村转型

  2023年7月,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贯通运行。2024年10月18日,山西黄河、长城、太行3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它宛如一条纽带,有力地推动旅游与农业、种植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多样化的路径。

  丰州镇里庄村原名五村,由小庄、小庄口、前沟、崔家庄、白草站和里庄自然村组成,村民们以传统农耕为生,在太行山中默默耕耘。如今,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修到了村口,一年一度的“五村播种节”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与农事体验;青砖黄土的房舍摇身一变,成了前沟之恋民宿、墙外艺术馆、一脚泥巴图书馆……曾经封闭落后的古老村落火了,成为网红打卡地。

  2017年,在时任驻村书记张国田的带领下,前沟村将闲置的窑洞、院落改造成艺术空间。保留原貌的黄土墙、一方方古朴的磨盘石碾,吸引了不少艺术家和高校学子来此创作,浓郁的乡村氛围是他们的创作灵感。

  前沟之恋民宿于去年8月试营业。“改造过程中,我们保留了古村的原汁原味,旧砖铺路,连一棵树都舍不得砍。”里庄村党支部书记崔振业说,民宿试运营至今,带动了20多名村民就业。

  村民崔冬冬是前沟之恋民宿的一名服务员,“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家人,又有稳定收入,日子过得踏实又幸福。”她说。

  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村里的种植业、养殖业,实现了“以路养村、以路养人,以路致富”的美好愿景。崔振业说:“这几天来研学的学生有不少,我们刚接待了来自上海的100多名学生,山西大学又有一批学生计划来这里写生。”

  板山脚下的左会村,同样借助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实现了华丽转身。“板山的云海、日出、红叶最为出名。前些天来了两位摄影师,为了拍日出等了3天,在我们村吃住了3天。”村党支部书记申端阳说。

  左会村凉爽的气候、优美的风光,加之性价比不错的包月居住服务,还吸引了大量周边的市民游客来此避暑游。

  “8月底,能容纳100多人吃住的研学基地将正式运营,未来我们将围绕‘红色+研学’模式,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申端阳说。

  提升体验

  近年来,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武乡县高标准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了近30公里的双侧慢行步道、9处景观台、11处驿站以及综合服务区等,集中力量改善路域环境,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武乡县大有乡长乐村山多地少、资源匮乏,曾是一个缺人少钱的地方。去年10月,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武乡段最大的驿站落户长乐村,为村子带来了发展新机遇。

  如今,长乐驿站停车、住宿、餐饮、洗浴、购物、充电、车辆维修及生活补给等设施一应俱全,满足了往来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长乐村党支部书记王晨说:“驿站建成后,游客多了,村里逐渐热闹起来。我们就在这里开办了乡村集市,村民们将闲暇时制作的鞋垫、剪纸作品以及土特产拿来售卖,增加了不少收入。”

  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来到板山风景名胜区,登上路边的观景台,层峦叠嶂的太行山美景尽收眼底。

  板山风景名胜区负责人韩晓阳介绍,板山不仅自然风光秀丽,山上山下的防卫工事群更是黄崖洞保卫战的历史见证,是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景区。去年3个一号旅游公路贯通后,游客数量猛增。

  如今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已成为推动沿线村落、景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武乡小米、武乡梅杏、刀把咀村的药材等一批批特色产品便捷地运出大山, 农家乐、采摘园等旅游项目成为村民收入的新增长点,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今年5月出台的《武乡县高质量推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提出,自2025年起,利用3年时间,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轴线,统筹推进慢行、景观、服务、信息配套系统建设,坚持“路、景、村、业”一体推进,形成结构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旅游公路体系。

  武乡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路宽说:“公路畅达、串点成线,既改善了出行条件,又带火了乡村旅游,老百姓的收入更是逐年增长,大家都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是条致富路、发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