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日桂
“我仿佛穿越时光,触摸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真切感受到先辈们坚如磐石的信念和宁死不屈的抗争。”北京游客陈丽参观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后说。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依托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而建,2008年正式对外开放。纪念园记录了日本关东军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生生不息、英勇抗战的大无畏精神。如今,纪念园已成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平台,年均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
走进纪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历史场景复原,高达18米的青铜雕塑,生动刻画了中俄蒙三国战士并肩作战、赢得胜利的雄姿。地下20米的要塞工事遗迹,指挥部、医院、兵舍等设施仍保留原貌,无声地控诉着侵华日军强征、奴役并残忍杀害数万中国劳工的滔天罪行。
“劳工们每日劳作超12小时,饱受饥寒折磨,工程完工后,日军为灭口将其残忍杀害,尸骨被抛入海拉尔河东岸‘万人坑’。”讲解员韩欣辰向参观者讲述着这段不容忘却的血泪史,“这些从‘万人坑’迁回的尸骨,每具肩胛骨上的穿洞,都是日军暴行的铁证。”
纪念园还精心打造了多个主题展区,如“炼狱硝烟草原焦”展厅、“世界和谐传友情”展厅等,通过珍贵的文物、详实的史料以及多媒体展示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了那段历史。
“这里曾见证了数万名中国劳工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与皮鞭下,被迫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悲惨场景。他们的血与泪,浸透在要塞的每一砖每一瓦里,成为中华民族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纪念园负责人李鑫介绍,纪念园通过实物证据,让参观者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真实与残酷。例如,日军作战地图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标记和注释;劳工使用过的工具,简陋而沉重,让人不禁想象他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劳作的场景。
纪念园引入了互动体验项目,还原历史场景,提升游客体验。例如,在模拟体验区,游客可以戴上VR眼镜,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之中。炮弹的轰鸣声、战友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让人仿佛亲历了战斗的紧张与激烈。参与体验的哈尔滨游客张伟说:“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也更加敬佩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
纪念园还开设了“红色记忆工作坊”,邀请抗战老兵、历史学家等与游客进行面对面交流。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刻见解,为游客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充满了悲壮与牺牲,有的则展现了智慧与勇气,有利于更加坚定人们珍惜和平、铭记历史的决心。
纪念园的另一侧,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正在进行,来自社区的居民们用饱含深情的诗句,表达着对历史的缅怀和对和平的向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坚定地说:“我要把这段历史传给下一代,让他们知道,和平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
李鑫介绍,未来,纪念园计划进一步扩大展览规模,引入更多科技手段,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参观体验;同时,还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打造更多精品旅游线路,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铭记英雄,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和平之花永远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