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高 慧
喷雾风扇送出细密水雾,遮阳棚下递来酸梅汤,一支支志愿者队伍穿梭在排队人群中送凉茶……这个暑期,面对“高温+高峰”双重考验,湖南多个景区通过增加防暑降温设施、增设空调风扇等措施,编织起一张精细的清凉防护网,让游客玩得更舒心。
科技助降温
8月1日,中国旅游报社记者在长沙滨江文化园看到,高杆喷雾洒下水雾,不少孩童在水雾下嬉戏。今年暑期,长沙滨江文化园在中心广场及主要人行步道设置了6组15米高的智能高杆喷淋喷雾降温系统。这些“空气调温师”将纳米级雾化喷头与高压喷淋技术结合,均匀洒落细腻水雾,带走了空气中的部分热量,有效降低了地面温度,增加了广场上的凉意。不少市民特意带孩子前来体验这一新颖的降温方式,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与乐趣。
另外,园区还在文化场馆入口搭建大型遮阳篷,采用抗紫外线涂层布料,有效阻隔90%以上紫外线,为游客排队入馆提供避暑“港湾”。长沙滨江文化园管理中心主任甘胜说,清凉不仅是温度,更是城市的待客之道。园区部署喷淋喷雾降温系统既是践行“游客第一、服务至上”理念,也是对“智慧园区”建设的检验。
在长沙海底世界,290米降温喷雾带沿主干道延伸,配合10台冷风机与1200平方米遮阳棚,为排队游客遮阴。“与传统的洒水降温方式相比,喷雾设备的水资源消耗量低,且能够精准控制喷洒范围和时间,避免浪费。”长沙海底世界相关负责人说。
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暑期,长沙持续加大对全市旅游景区防暑降温、服务提质工作力度,细心细致施“凉”策,为游客撑起“清凉伞”。比如,天心阁景区增设降温喷雾、遮阳网和遮阳避雨棚等降温防暑设施,靖港古镇景区也在人流集中区域增设降温壁挂风扇及冷气扇。
服务送“清凉”
巴溪洲生态旅游景区配备藿香正气水、人丹等防暑药品;长沙市博物馆配备防暑凉茶和药品,全方位提供细致贴心服务;湖南博物院、华谊兄弟(长沙)电影小镇等景区推出延时服务,为游客避开暑热、错峰出行提供便利……这个暑期,除了提供各种降温手段,湖南各景区在服务上更细致。
湖南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日均游客量近期持续攀升,主入口、沙滩区、儿童游乐区等区域人流密集。“小朋友请不要私自下水,注意游园安全。”近日,景区多了一群“文明守护者”,这些志愿者轮流上岗,在主入口对插队等不文明现象进行礼貌劝导,在儿童游乐区提醒家长看护好孩子,为孩童玩水安全护航。一位孩子的母亲接过志愿者递来的一杯冰镇矿泉水,笑道:“早知道暑期出游是‘人挤人蒸桑拿’,没想到的是湖南处处有凉棚和‘清凉’服务。”记者了解到,景区配备了大桶矿泉水,由志愿者分发给有需要的游客,每天至少会送出16桶矿泉水。
张家界天子山景区管委会积极开展“溪风消暑 志愿送爽”志愿者服务活动,在景区入口处设置了“清凉补给站”,为游客免费提供饮用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资。天气特别热的时候,吴家峪门票站“鸽子花”志愿服务队队员们还会穿梭在游客大厅、闸机等人员密集区域,将一根根冰凉解暑的冰棒免费送到游客和工作人员手中。
面对高温天气与客流高峰的双重考验,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一系列清凉贴心的服务,让游客在等候乘车的过程中不那么炎热。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环保客运站各站场、百龙天梯、景区检票口等人员排队聚集处,工作人员会视排队、天气高温等情况,随机派发瓶装水、冰棍等防暑降温物资,让游客及时补充水分。另外还会给排队中的老人、儿童和孕妇等重点关怀对象赠送由便携小风扇和薄荷糖组成的“清凉礼包”。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气最热的那几天,每天向游客发放近3万份防暑降温物资。
突出“避暑+”
湖南各大景区还精心谋划暑期文旅产品,推出暑期优惠举措,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
近日,“潮起潇湘·相约湖南”2025湖南文化旅游夏季避暑消费季活动启动。启动仪式上,主办方首次遴选发布了张家界七星山、郴州万洋山、永州阳明山等湖湘十大避暑名山,推出了大围山“清凉氧吧·溯溪避暑”清凉线、衡山“祝融避暑·禅意康养”静心线、崀山“丹霞秘境·山水冰爽”超级避暑线等多条精品线路,现场还发布了“2025湖湘避暑旅游消费地图”,并推出“跟着动漫游名山”系列活动。
其中,永州阳明山“湘粤凉岛·竹海避暑”禅修线串联阳明山、小黄江源、万和湖、万寿寺、桐子坳、云冰山、零陵古城等旅游资源,适宜3到4天的避暑游。阳明山年均风速2-3m/s的山风,形成“天然空调”,再通过高海拔竹海、恒温溪谷、水体调节、夜间文化四重体系构建清凉空间,同时融入禅修、非遗、亲子等多元消费场景,适合3到4天的避暑游。
此次避暑消费季活动将延续至9月,采取“10+N”(即10座避暑名山+N场特色活动)形式开展,实现全省优质山岳避暑资源的整合,擦亮“山岳避暑+”文旅消费品牌,构建“全龄友好、全域联动、全时体验”的湖南夏季避暑旅游新生态,全面激活“清凉湖南·避暑‘森’呼吸”的文旅消费市场。
据了解,下一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将持续举办系列消费季活动,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培育消费新业态新场景,带动景区客流、住宿、餐饮、文创等消费增长,提升湖南文旅消费品牌影响力,推动湖南文旅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