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思琦 通讯员 耿璇)9月23日,《关于促进北京市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在第五届八达岭低空安全发展大会上正式公布。该政策将聚焦低空技术产业全链条发展需求,推出覆盖企业成长、创新研发、人才保障等多领域的“高含金量”支持举措,为区域低空技术产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据了解,该政策适用于实际经营地在延庆区并依法纳税,主营业务为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以下简称:航空器)整机、航空发动机整机和零部件、新材料等相关软件信息服务,以及低空安全、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低空综合服务等低空技术产业领域,且无严重失信行为记录的企业或机构。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8年10月31日。
在企业培育方面,政策为不同阶段企业量身定制福利。新上规的低空技术企业可获20万元直接支持,产值或营收首次突破1亿元、5亿元的企业,还能分别获得30万元、50万元奖励,差额补足机制确保企业充分享受成长红利。针对企业经营空间需求,在延庆租赁厂房、办公场所的企业,最高可享实际租金50%的补贴,单个企业每年补贴上限达100万元,且支持期限最长可达三年,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此外,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地价)达2000万元以上,按实际投资金额10%给予奖励,单个企业最高可获500万元,有力鼓励企业扩大产能、升级设备。
创新研发领域同样福利丰厚。对于低空关键核心技术应用示范项目,经评审后最高可获项目投入30%、不超过50万元的资金支持,加速技术落地转化;特别是对承担或参与建设国家级低空领域重点项目的企业或机构,给予最高100万元资金支持。设立低空技术产业科技服务券,覆盖航空器测试、适航试飞等专业服务,为企业创新提供便捷支持。同时,新认定或迁入的市级、国家级低空技术研发平台,可分别获得50万元、100万元奖励,助力区域构建高水平创新体系。对于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的第一单位,给予最高150万元资金奖励。在适航取证与资质获取上,企业拿下有人驾驶航空器或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整机型号合格证(TC)及生产许可证(PC),单个型号最高奖励300万元;取得“军工三证”的企业,每证可获1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奖励上限30万元,推动企业突破市场准入壁垒。
人才保障方面,政策为低空技术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开通落户“绿色通道”,同步提供公租房配租、子女入学、医疗康养等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为产业发展汇聚核心力量。
“相较于原有政策及其他地区相关举措,我们此次政策在奖励标准、覆盖范围上均实现突破,不仅延续了对无人机产业的支持,更拓展至有人驾驶航空器、航空发动机、低空安全等全产业链领域,旨在进一步推动区域低空技术产业集聚发展,为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区科信局产业发展二科科长安得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