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掀起学习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精神热潮
日期:09-05
本报讯(记者 韩洁 席瑞媛 张思琦 赵凤岐 实习记者 王梓润)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后,全区上下掀起学习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磅礴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勇书写新篇章。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更是最好的教科书。“看天安门广场上的阅兵,我感到无比激动。80多年前,我在延庆山区当通讯员时,全区只有区长配有一把土制‘单子撅’手枪,住的是深山窝棚,连一身完整军装都没有。如今亲眼见证士兵步伐整齐、战车列阵、战机轰鸣,我感受到了祖国前所未有的强大。”今年已经95岁的抗战老兵贾文元激动地说,“如今的中国不仅赶走了侵略者,也让所有人都不再敢欺辱,这就是千千万万的英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根基,是革命先烈浴血战斗的意义。”贾文元的手虽已颤抖,但信仰从未动摇。他还希望,在党的带领下,中国能够更加强大,人民的生活能够更加幸福!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区园林绿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向东说:“观看纪念大会并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感振奋与责任重大。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将伟大抗战精神传承融入园林绿化工作中,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厚植生态本底,推进绿化彩化立体化建设,精心打造花园城市精致景观;做深做实‘林长制’,精细守护森林资源;致力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和谐生态图景。在新征程上,我们将以更大的热情、更实的举措,科学扩绿、兴绿、护绿,用专业和汗水守护好脚下的土地和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让中国的绿色版图不断延伸,绿水青山的底色越来越亮。”
“坐在观礼台上,解放军方阵铿锵有力的行进声让我心潮澎湃。他们如山岳般沉稳、磐石般坚毅,这座‘行走的长城’,以最朴素的身姿铸就了最坚实的安全屏障。他们身上雄浑厚重的力量,正是中华民族血脉里最质朴的瑰宝,不喧哗,自有声;不张扬,自永恒!”延庆榜样、延庆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吕行菲说,“作为人民法官,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军人用热血捍卫国土安全,我们必须以法律守护社会公平。我将把这份震撼转化为履职动力,专注审理每一起案件,让人民群众在司法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力量与温度!”
在今年的极端强降雨应对中,珍珠泉乡南天门村全体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将涉险群众紧急安全转移,党员冲锋在前,用镰刀、铁锹为桃条沟村劈开了一条荆棘救援路。如今,他们正在积极推进恢复重建,伟大抗战精神激励着他们,面对新任务新挑战,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南天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亚全说:“我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上空飘扬,参与检阅的方队整齐走过天安门广场,虽隔着屏幕仍热血沸腾。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国家的强大与繁荣,内心无比自豪。作为南天门村党支部书记,我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后,我会继续传承和发扬抗战精神,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推动村级产业发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区文化和旅游局七级职员谢雅娟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为我们铭记历史、开创未来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刻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将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融入文旅事业发展大局,在办公室工作中强化执行力,保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积极推动资源整合、服务提升等工作,为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提供坚实支撑。”
“作为农业工作者,我非常荣幸能够到现场观看纪念大会。80年前,四万万同胞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农民群体更是扛起钢枪、送子参军,用‘最后一碗米做军粮’的牺牲支撑起抗战胜利。如今,中国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端牢饭碗的底气正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区农业农村局养殖业管理科科长张建秋说,“我要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并将其转化为推动自身工作的不竭动力,以更强的使命感与责任心,投身于充满希望的田野,坚持科技兴农,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绿色农业贡献力量,让更多新技术、新模式扎根田间地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