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延庆报

“生动实践在京华”理论微宣讲市级示范团走进延庆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吕玲 通讯员 刘莹莹)近日,北京市“生动实践在京华”理论微宣讲市级示范团走进延庆区,5名宣讲员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国潮文化、商业航天、人民城市理念的主题进行宣讲,60余名党员干部、居民代表现场聆听。 

  报告会上,房山区委党校科研室科员张宇吉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七有”“五性”,结合房山区在教育提质、医疗优化、养老服务升级、就业保障强化等方面的具体实践,生动讲述了北京的民生答卷。昌平区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副教授曹琪带来了老旧小区治理“时间轴”,通过深入分析昌平区昌盛园社区由“乱”到“治”、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在“家门口”的发展故事,充分彰显党建引领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解决基层治理难题的实践伟力。“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国潮’文化?”市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浩抛出提问,在“何为中国”“何以中国”“何不中国”的讲述中,纵览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变迁,探寻新时代中国奇迹的成功之秘。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党校教研处教师郑丽娜从“为什么关注商业航天、为什么发展商业航天、未来如何发展商业航天”等三个方面,全方位呈现北京商业航天产业的破局与腾飞路径,写好北京商业航天的文章、讲好北京商业航天的故事。北京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晓颖通过解答北京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未来如何擘画等三个问题,生动讲述北京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过程中的创新实践与鲜活探索,全景式呈现北京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发展的未来图景。 

  活动现场掌声连连,在听众中引发强烈反响。“讲得太接地气了!宣讲员用咱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政策说实践,这些都和生活息息相关。我会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把今天学到的转化为服务邻里的实招。”儒林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工作人员王微说。“作为北京市民,我感受到了中国温度、中国速度,还有国家在各个领域对老百姓做的实事儿,我觉得很骄傲、很自豪、也很满足。”百泉街道的居民代表赵红月则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 

  据悉,“生动实践在京华”理论微宣讲市级示范团是由市委宣传部、市社会科学院(市委讲师团)联合组建,包括首都高校青年教师、各区委党校青年教学骨干和市社科院青年科研人员等15名宣讲员。他们聚焦“三个务必”、乡村振兴、“两山”理论、社区治理、文化科技融合、人民城市理念、北京中轴线、商业航天等内容,通过“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案例阐释大道理”,深入浅出地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通俗化大众化解读、轻巧化传播。 

  8月19日至21日,宣讲团深入16区和经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理论宣讲示范基地等基层单位开展全市巡讲17场。9月中上旬,还将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云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生动实践“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