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洁 通讯员 李辛
“大娘,别怕,我们带您下山!”随后,救援队员们抬着担架,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泞中跋涉,将老人稳稳当当地抬出了山沟。
7月26日夜间,暴雨突如其来,落石塌方、多处淤积,导致珍珠泉乡多条道路中断。电断了,路封了,珍珠泉乡桃条沟村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危急时刻,区森林消防综合救援支队第四中队接到增援命令,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与我区救援力量共同展开救援。
27日上午10时,队员们从珍珠泉乡南天门村出发,前往桃条沟村解救被困群众。受大雨影响,通往桃条沟村的山路有的已经面目全非,泥石流冲垮了路基,到处是深沟和陡壁,根本找不到一条像样的路。
面对险境,队员们在队长李宇鹏的带领下,沿着先行救援队伍用镰刀开辟出的一条勉强能通过一人的“小路”,摸索着向桃条沟村行进。说是路,其实根本看不出路的样子,队员们只能摸索前行。脚下是湿滑的乱石和松动的泥土,许多陡坡处,根本没有平坦的落脚点,只能手脚并用地“爬”——抠着石缝,踩着碎石,甚至是前面的人踩出的浅坑,一点点向上挪动。
行至半路,迎面遇上先前救援队正在转移被困群众,其中一位年迈的老人因行动不便,只能用担架抬着向安全地点转移。李宇鹏带着第四中队的队员立马迎了上去,接应老人走出桃条沟。为了不耽误救援,队员们兵分两路,李宇鹏带领一部分队员继续深入搜救,另一部分队员则接过担架,带着从山上下来的被困群众向安全地点转移。把行动不便的大娘送到桃条沟村临时安置点后,队员们没有停歇,又护送其他被困群众向南天门村方向转移。“大家都跟紧,互相照应着点儿!”“咱们都注意脚下,千万别掉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大家尽量加快速度,争取天黑前到南天门村。”……队员和乡亲们相互鼓劲、提醒着。
救援一直持续到晚上七八点钟。看着满身泥泞的救援队员,村民们心疼极了:“这些孩子们太辛苦了!太累了!”一边念叨,一边拿来不多的食物分给队员们。接过老乡递来的面包和水,大家大口吃起来。这简单的食物,在那一刻显得格外香甜。听着村民们朴实真挚的话语,看着他们关切的眼神,李宇鹏和队员们虽然身体极度疲惫,但心里却涌上一股暖流。“值了!老百姓的肯定,就是咱最大的动力。”李宇鹏说。
雨无情,人有情;路虽险,心是安的。救援、转移、安置……整个救援过程中,救援队员们奔波在山脊间、泥水中,他们或搀扶、或牵引,或抬、或背,将一名名被困群众转移、安置到安全地点。看着被转移群众吃上热乎饭、洗上热水澡、睡上安稳觉,他们觉得苦也是甜的,布满泥水的脸上绽放出安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