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延庆报

司法柔情 为未成年人点亮归途暖光

日期:06-24
字号:
版面: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刘纪元 通讯员 王宁

  “我坚信,这个社会携手共同为未成年人所做的每一点努力,都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甚至整个家庭的未来。”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出自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短片《回归》的深情结语,它不仅凝聚着延庆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吕行菲对新时代少年审判工作深远意义的解读,更化作她矢志不渝投身这一事业的不竭动力。 

  以吕行菲为法官原型精心打造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短片《回归》,凭借深刻的内涵与精湛的制作,荣获第十一届“金法槌奖”微电影类最高奖项,并入选第一届法治中国“三微”展播作品精品微电影。在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漫漫征途中,吕行菲始终勇立潮头、开拓创新。她主导创立了全国法院系统唯一一个区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搭建起困境儿童信息共享的坚实桥梁,成功助力30余名涉案未成年人挣脱生活的阴霾,重归正轨。此外,她创建的“法融青春”——“浸润式”法治教育品牌,因成效显著,获评2024年度“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为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增添了一抹绚丽的亮色。 

  在短片《回归》里,16岁的高中生李小强,被父母长期的“自我牺牲”式说教与打压式教育紧紧束缚,内心渴望证明自己,却因涉世未深,轻易便被网吧老板的花言巧语蛊惑,以游戏主播的身份骗取其他未成年人钱财。铁窗之内,李小强彻底陷入了自暴自弃的深渊,对未来失去了希望。而他的父母,面对儿子的堕落,满是失望与无奈,家庭关系如坠冰窖。考虑到李小强父母白天工作繁忙,且存在逃避亲子关系问题、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既陌生又抵触的情况,吕菲法官(剧中以吕行菲为原型塑造的主角)和助理选择在深夜登门探访。昏黄的灯光下,三人围坐,吕菲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之间的问题,根源在于互相沟通理解得太少……我们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帮助更多的父母学会如何更好地跟孩子沟通。”这一番话,如同一束温暖而明亮的光,穿透了夫妻俩心中的重重迷雾。他们逐渐敞开心扉,将多年来内心的苦水与困惑一股脑地倾诉出来,最终主动接受了家庭教育指导。在吕菲的不懈努力下,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新找回了温暖与希望,亲子关系得以修复。 

  为了让法治的种子在更多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吕行菲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治教育。她与法治网联合创作“E法护未来”系列未成年人普法微视频,举办“线上+线下”普法活动60余次,参与创作普法短视频、短剧及话剧20余部,累计受众达10万余人次。其中,她参与创作的普法动漫微视频,获中央网信办全网重点推送,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7000余万,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关爱未成年人、学习法律知识的良好氛围。 

  “作为少审法官,我的工作绝不能仅仅止于裁判。多做一些、多帮一些、多讲一些,向更多的孩子和家庭传递可看见、可感受、可理解的公平正义和司法温情,才是我最终的价值追求。”吕行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