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蒲长廷)9月20日,北京国家体育馆内掌声雷动。17岁的丰台小将张瑞阳在2025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奥运资格赛中,以总分179.76分的出色表现斩获第五名,为中国队稳稳锁定一个女子单人滑冬奥席位。这张通往2026年米兰冬奥会的入场券,不仅是她个人十年冰上追梦路的里程碑,更是丰台区青少年体育培养成果的生动见证。
“她是一名力量型选手,弹跳力和爆发力都很好”
“她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天赋爆发,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扎稳打。”主教练王佳磊是目前陪伴张瑞阳成长的最重要的教练,在谈及她时这样评价。在正式踏上奥运资格赛赛场前,张瑞阳需通过多轮分站赛的层层筛选,在选拔赛中战胜了其他同样成熟的队员,才获得参加奥运落选赛的资格。王佳磊在提及张瑞阳的备战与表现时坦言:“她是一个特别上进、特别要强的孩子,训练非常自觉,跳跃的成功率逐渐提高。她现在和男单一组训练,这对她帮助特别大。她的潜力非常大,比赛中虽然有压力,但她能稳住心态。”
回溯张瑞阳的冰上生涯,2013年是她梦想启航的起点。当时年仅6岁的她初次接触花样滑冰,从此便与冰场结下不解之缘。2018年,她凭借出色的潜力被丰台区花样滑冰队领队发掘,正式成为丰台区注册运动员,开启了专业训练之路。“那时候丰台区青少年花样滑冰队刚成立,我去各个俱乐部、冰场观察孩子,一下子就被张瑞阳在训练中表现出来的专注和坚定给吸引了。”丰台区花样滑冰队领队马鑫回忆道。张瑞阳的成长轨迹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在从事花样滑冰项目训练初期,她不断摸索,寻求适配自身提升的技术方法,最终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这种灵活的训练模式也让她的技术体系更加全面。教练付彩姝对她的特质有着清晰认知:“她是一名力量型选手,弹跳力和爆发力都很好。以后还要在滑行和表演上打磨,提高跳跃稳定性和跳跃质量。”
据了解,自2021年起,张瑞阳开启了“奖牌收割模式”:2021年,她一举拿下“中国银行”杯冰纷万象花样滑冰大奖赛精英青年女子组第二名、黑龙江省名将杯花样滑冰俱乐部挑战赛青年组女单第一名等多项荣誉;2023年,她斩获北京市第二届冬季运动会青年组第一名;2024年,她代表北京队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助力团队夺得花样滑冰团体金牌,个人也取得女单第四名的好成绩。截至2025年,她已在各类赛事中收获18金4银7铜。
“尽管训练强度远超常人,她每天至少学习4小时”
在赛场上屡创佳绩的背后,是张瑞阳刻在骨子里的自律与坚韧。“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强度远超常人,但她依旧每天保证至少4小时学习时间。”丰台区体育局工作人员透露,为了平衡训练与学习,张瑞阳把每一分钟都利用到极致,在往返训练场的地铁上、训练间隙的休息区,总能看到她捧着书本学习的身影。“我们见过她学习的照片,真的很心酸,也很佩服。很多专业运动员可能会为了训练耽误学习进度,但她一直没停下学习的脚步。”
这种自律不仅体现在时间管理上,更贯穿于训练细节中。“她最大的优势就是基础扎实、心态稳定,很少受伤。”丰台区体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在青少年运动员中,“成名早但伤病多”的情况并不少见,而张瑞阳凭借科学训练和严谨态度,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竞技状态。即便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她最初仅代表北京队参加团体项目,未进入个人项目焦点视野,但她并未急躁,而是在每一次训练、每一场比赛中积累经验,最终凭借稳定的成功率在高级别赛事中崭露头角。“第一次参加高级别赛事时,她也能很好地完成动作,这种‘稳’是很多同龄选手难以企及的。”
“和优秀运动员相比我还差很大距离”
张瑞阳的成长,离不开丰台区的全方位支持。自2018年以来,作为丰台区注册运动员代表丰台区参赛,区体育局便为她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从训练所需的器材装备发放,到成绩提升后训练补贴保障,再到赛事选拔、训练指导等专业支持,全方位助力她的冰上追梦路。“只要是青少年体育训练相关的需求,我们都会按照丰台区体育局的工作要求,尽全力为优秀运动员提供帮助。张瑞阳能从丰台走出去,代表北京、代表国家参赛,我们也很自豪。”区体育局工作人员说道。
如今,张瑞阳已开启2025年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的备战征程。面对未来,这位17岁的小将始终保持着清醒与谦逊:“和优秀运动员相比,我还差很大距离,只有加倍努力,用心研学,未来才有机会向优秀运动员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