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丰台报

天坛医院“机器人”上岗创新破解脑血管病管理难题

日期:09-19
字号:
版面:第05版: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通讯员 李子孝 王春娟 周宏宇)近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名叫“天方”、小名“天天”的智能伙伴上岗。 

  作为专为脑血管病患者设计的全病程陪伴机器人,“天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联合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研发,依托脑血管病药械研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具有坚实的临床基础与科研支撑。9月14日,该机器人在第七届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医疗应用场景)决赛上亮相首钢一高炉,并获得三等奖。通过“天方”的亮相,研发团队向公众展示具身智能如何真正“走进病房、贴近患者”,用科技力量守护卒中患者的康复之路。 

  卒中,俗称“中风”,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最新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卒中患病率达2.6%,年发病率为505.2/10万。许多患者即便闯过“生死关”,仍面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后遗症,康复之路漫长而艰辛。传统诊疗模式下,“评不准、难动态、缺疏导”三大痛点长期困扰医患双方:病情评估依赖医生主观判断,难以持续监测;护理任务繁重,人力紧张;患者焦虑无助,康复依从性低。 

  如今,“天方”来了,带来了智慧医疗的新解法。 

  它有一双“火眼金睛”。通过高清摄像头和先进算法,捕捉患者手臂抬举、腿部活动、面部表情等动作,自动完成量表评估,帮助康复进程的客观化、标准化测量。它还是医生的“移动数据库”,可整合血压、心率、活动轨迹等多维健康信息,查房时一点即览,显著提升诊疗效率。更令人称道的是,“天方”还有一颗“温暖的心”。它搭载了专为卒中患者设计的“智能大脑”,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病情、提醒用药、指导康复训练,还能陪患者聊天解闷、进行情绪安抚。“它说话温柔,不怕问十遍,像请了个全天候的‘私人护理员’。”一位正在康复的患者家属由衷点赞。 

  “‘天方’不是要替代医护人员,而是希望成为他们的‘好帮手’。”项目负责人表示,该机器人规划可在日常查体、健康宣教、物资运送、康复指导视频推送等标准化工作中提供辅助支持,同时具备与可穿戴设备联动的能力,有助于实现患者健康状况的连续监测。通过分担部分重复性任务,机器人有望帮助医护人员减轻工作负担,使其有更多时间投入复杂诊疗和人文关怀中。 

  目前,“天方”已在北京天坛医院血管神经病学二病区启动试点运行。按照规划,未来它还将走进普通病房,并逐步延伸至家庭康复场景,构建起“医院—社区—居家”全周期健康管理链条。届时,老百姓在家中就能通过“天方”获得专业指导,有效减轻家庭照护负担。 

  业内专家指出,“天方”的研发与应用,是具身智能技术与临床诊疗深度融合的生动范例,有望提升脑血管病医疗服务的精准性、连续性与可及性,也进一步彰显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随着我国智慧医疗加速发展,未来将有越来越多像“天方”这样的“科技守护者”走进医院、走入家庭,让优质医疗服务更加可感、可及、可负担,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