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丰台报

丰台原创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览启幕

日期:09-12
字号:
版面:第03版: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蒲长廷)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弘扬红色文化,展现丰台发展成就。9月11日,“大丰起兮·艺术丰台”丰台区原创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览在长辛店国潮街区长辛八点半二层开幕。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这样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时代使命的特殊节点,这场展览以笔墨为媒、以光影为语,在丰台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土地上,搭建起一座连接岁月记忆与时代脉搏的桥梁。

  丰台,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地,卢沟桥的石狮见证过烽火岁月的不屈抗争;这里也是“二七”工人运动的重要策源地,长辛店的街巷镌刻着奋斗者的精神印记。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红色基因,为此次展览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也让每一件参展作品都仿佛有了灵魂,能与观众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记者了解到,展览共展出150余件作品,涵盖美术、书法、摄影、现代刻字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作品主题鲜明、表现力强,创作者们用手中的丹青、笔墨和镜头,生动地再现了丰台抗战历史场景,细腻地捕捉了区域发展的崭新面貌,全方位展现了丰台的红色基因与蓬勃活力。 

  走进展厅,丰台美术家协会高磊的《古狮新歌》最为吸引人。画面里,卢沟桥石狮占据了视觉中心,那沧桑厚重的质感,仿佛还带着当年战火的余温,每一道纹理都像是在无声诉说着往昔的硝烟。可就在这深沉的历史感中,几只白鸽轻盈地飞过,洁白的羽翼与石狮的深沉形成鲜明对比,又瞬间把人拉回和平的当下。 

  (下转03版)  (上接01版)

  “这石狮看着太有感觉了,好像能触摸到历史,再配上白鸽,一下子就感受到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一位带着孩子的观众轻声感慨,孩子也仰着小脸,认真地盯着画面。接着看曾庆超《红色的记忆》,那顶旧军帽、那本泛黄的书,还有背景里战士们冲锋的身影,一下子就把人拽进了历史的洪流。“哎呀,看到这军帽,我就想起爷爷给我讲的抗战故事,感觉那些英雄就站在眼前。”一位年轻观众忍不住低声说道,眼里满是激动与崇敬。 

  在书法展区,杨小刚的《水调歌头·丰台颂》很是引人注目。那古朴又有力的字迹,一笔一画都像是在用心诉说,把对丰台的赞美与深情都藏在了笔画的起承转合里。“这字写得真有力量,读着词,感觉丰台的过去和现在都在眼前过了一遍,太有味道了。”几位书法爱好者围在一起,细细品味着字体与词句,时不时互相交流着感受,脸上满是对书法艺术的陶醉。苏宗炼的《七七咏怀》同样不容错过。“警报犹如忆敌情,卢沟炮火永留名”,刚劲的笔锋一下就把人拉回了那段烽火岁月,仿佛能看到卢沟桥上燃起的战火,听到那划破夜空的警报声。“看到这些诗句,心里特别激动,我们不能忘了过去的历史,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一位中年观众看着作品,语气格外郑重,还拉着身边的朋友,一起逐字逐句地品读。 

  除了美术和书法作品,摄影作品也同样精彩。易国跃创作的展现卢沟桥的作品《历经沧桑》前,不少观众驻足良久,“每次看卢沟桥的照片,都能想起历史课上讲的抗战故事,感觉特别震撼。”一位年轻观众望着照片,语气里满是感慨。而在宋晓惠创作的作品《丰碑》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里一群背着书包的孩子正围着老师,认真听着讲解,“原来雕塑背后有这么多故事,回去我要把这些讲给爸爸妈妈听。”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眼神里满是对历史的好奇与崇敬。每一张照片,都是对丰台历史与发展的生动记录,也引发了观众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热烈讨论。 

  此外,王振宇的现代刻字作品《赓续传承》很有韵味,中间文字部分规整又醒目,似在庄重诉说历史传承的信念,周围雕刻的文字与主体相互映衬,满是对先辈精神的敬意;袁永齐的《卢沟烽火》也十分出彩,“卢沟烽火”等字样刻画得立体饱满,带着历史的厚重感,周边文字如历史的碎片,共同营造出烽火岁月的氛围,让人不禁缅怀往昔。 

  此次展览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对丰台红色基因的深度挖掘与传承。它传递着丰台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初心。通过这些作品,观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丰台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成就,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红色精神与时代脉搏,在艺术的熏陶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21日,免费向公众开放。市民可前往长辛店国潮街区长辛八点半二层参观,在艺术的海洋中领略丰台的独特魅力,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