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白玉亮)“黑木耳产业让我一年多收入4万到5万元,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阿尔本格勒镇珠日根嘎查村民王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们依托京蒙协作资金,实施黑木耳废弃菌棒处理项目,实现黑木耳产业链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黑木耳产业从菌棒生产、培育、智能化管理、加工、废弃菌棒的再利用形成了产业闭环,我们合作社也确定为国家级就业示范基地和京蒙协作扶贫车间。”扎赉特旗瑞秋农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和平说。
今年,北京市丰台区和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围绕落实“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全面落实京蒙协作“六个倍增计划”,探索实施“丰·来”品牌战略,培育建设“丰·来”品牌矩阵,不断开创全方位、高水平协作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旅发展跑出“加速度”
山峦巍峨,碧波荡漾。今年夏秋,风景如画的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乌兰苏木凭借独特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该地区的巴彦塔拉嘎查在河谷边,面向河谷营建了河谷宿集,推开窗就是最好的景观,成了旅游打卡地,入选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我们按照山水生态、农旅融合的旅游业发展定位,依托京蒙对口帮扶合作优势,投入京蒙协作资金560万元,因地制宜打造的‘丰·来’秘境特色品牌‘火格营地’项目,于2022年8月建成并投入了使用。”巴彦乌兰苏木党委书记傲日格乐说,下一步将争取协调京蒙协作资金,继续打造旅游区,改造提升旅游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业态,逐步打造亲子游乐、生态康养、观光休闲、品质住宿一站式生态度假区。
水稻产业绽放“致富源”
“我家企业每个月往北京销售大米200吨左右,一年约2500吨,销量非常好,做梦都没想到能进北京这个大市场,这些都得益于京蒙帮扶政策,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扎赉特旗魏佳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魏建明说。
“今年的‘兴安产安心选’兴安盟生态农产品展销集采暨招商引资推介会,我们绰勒银珠米业签订了530万元的订单。”扎赉特旗绰勒银珠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朴哲君介绍说。
借力丰台区优质市场资源,扎赉特旗助推农副产品打入北京市场,打造“丰·来”生态稻园品牌,推广“我特有田”生态农业订制认领活动,实现按斤卖向按“质”卖的直接转变,每亩认领价格翻了3倍以上,达6600-12000元,带动276户种植户实现增收,订制面积已超过8600亩。
医疗教育激发“新活力”
近日,扎赉特旗人民医院接收了一名70岁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经检查,该患者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房早、ST段改变。针对患者心血管问题,丰台区“组团式”医疗帮扶团队带队人张文提出了会诊申请,邀请北京丰台医院心内二科主任熊永红开展远程会诊,为该患者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
胡小蒙作为中组部选派的“组团式”教育帮扶成员,来到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担任副校长。任职以来,他“嵌入式”将北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带到音德尔第三中学,采取“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和“论学班”朋辈研讨两种方式,打造一支教学质量过硬、师资队伍成熟、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此外,还有到扎赉特旗中等职业学校担任校长的孙峰。他到任后,立即从培育特色专业、加强师资交流、注重实践历练、健全体制机制等方面着手,不断推动帮扶工作落地见效。
“我们依托‘组团式’医疗帮扶优势,全面开展京蒙互联网医疗、远程会诊、远程医学影像诊断等服务,培育‘丰·来’医疗品牌5个,带出一批专科人才、填补一批技术空白、完善一批管理制度,推动医疗质量、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杨朔说。
现代牧业绘就“生态画卷”
眼下,走进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胡尔勒镇浩斯台嘎查,在国家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核心示范区2万头优质肉牛生态项目建设现场,大型机械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中,项目主体工程即将进入尾声。
该项目是京蒙协作重点帮扶项目,涵盖了饲草种植、牛羊繁育养殖、品种改良、屠宰与精深加工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种养循环互促、三产深度融合、生态优质智慧、健康安全绿色和兴牧连农富民”复合型现代肉牛产业。该场每年可消化周围3万亩农作物青贮及秸秆,可带动就业100人以上,间接带动上千户农牧民受益,50万亩草场得到休养生息。
扎赉特旗依托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项目,打造“丰·来”生态牧场特色品牌,促进肉牛产业链条发展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