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骑手为调解主体的专业调解室——奥运村街道“骑手调解室”,在林奥嘉园社区举行揭牌仪式。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更标志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从“城市服务者”向“社区共建者”的角色转变迈出关键一步。
据了解,作为全市首创的特色调解平台,“骑手调解室”依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独特优势,聚焦社区矛盾化解与治理效能提升,构建起“早发现、早干预”的矛盾处置机制。首批“骑手调解员”代表、顺丰快递员白云鹏凭借对行业生态和社区民情的深度了解,能精准捕捉居民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间的矛盾苗头,在调解过程中同步开展情绪安抚与心理疏导,让基层矛盾化解既高效又具人文温度,有效避免事态升级。
不同于传统“劝和站”,该调解室是承载多重核心功能的基层治理“多功能枢纽”,全方位守护社区和谐。它能联通居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物业及外卖和快递平台,打破信息壁垒,收集各方合理需求并及时反馈解决,从源头防范沟通误解引发的矛盾。针对配送服务争议、货物损毁、车辆停放通行矛盾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劳动争议等问题,也能以公正高效的方式推动解决,避免事态升级。
同时,该调解室还定期开展交通法规、消防安全、社区公约宣传,提供法律咨询、政策解读、心理疏导服务,协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掌握业委会决议与社区管理规范,提升依法从业能力。围绕临时停车区设置、送件路线优化等社区配送相关公共事务,调解室会组织居民、物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共同协商,凝聚最大共识;居民、物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也可通过线上线下多元方式,按需选择时间反映问题,依托规范流程与多方联动机制提升解决效能。
为保障服务常态化、高效化,“骑手调解室”建立固定办公与灵活对接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每周五下午14:30-16:00,“骑手调解员”白云鹏将联合社区工作人员、专业调解员、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代表及资深骑手、退休干部、律师等志愿者现场办公,简单纠纷当场化解,复杂问题跟踪处理。若居民或骑手无法在固定时间前往,可通过电话(010-64939112)、微信等方式预约,调解室将灵活安排对接,确保问题不拖延、矛盾不积累。
奥运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骑手调解室”的平台枢纽作用,切实让调解室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更好融入社区、服务邻里、参与协商的重要载体。持续依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独特优势,积极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成为社区治理的“移动探头”和“民情前哨”,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在反映民情、服务居民中实现更深层次的社区融入,逐步形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与社区居民良性互动、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本报记者 刘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