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竹海,这片位于四川宜宾长宁、江安两县交界处的绿色王国,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世外桃源。70000余亩翠竹覆盖28条峻岭、500多座峰峦,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竹海画卷。当我踏入这片“中国最美十大森林”之一的竹海时,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一个只存在于诗词歌赋中的纯净世界。竹海平均海拔在600至1000米之间,亚热带季风气候让这里四季如春,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在这片竹的海洋中,每一根竹子都像是一位沉默的哲人,用它们挺拔的身姿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自然的神奇。
青龙湖:欸乃一声春水绿
从景区东门走进去,迎面便是一个大湖,这便是有名的青龙湖。青龙湖原名大堰坝水库,始建于1958年,后演变成饮水水源地。远观,青龙湖宛如一枚被群山捧在掌心的碧玉,静卧于插旗山苍翠的怀抱中。湖水澄澈如镜,倒映着四周绵延的竹海,将万顷翠色尽收其中。湖形似游龙,头尾蜿蜒,故得“青龙”之名。近观,薄雾轻笼湖面,竹影婆娑间透出缕缕金光,恍若仙境。片刻工夫,薄雾消散,湖水便显出翡翠般的通透,微风拂过,涟漪轻漾,搅碎一池浮光。湖畔的楠竹低垂,枝叶轻点水面,似在与游鱼私语。偶有竹筏划过,桨声欸乃,惊起白鹭三两,振翅掠过湖心小岛——那两座圆形孤岛如龙睛般点缀湖中,更添几分灵动。
七彩飞瀑:彩虹下的水之舞
“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吟着明人的词句,沐浴着竹林散发出的清新气息,我们怀着一颗澄澈的心来到了蜀南竹海最为壮观的瀑布之一——七彩飞瀑。《江安县志》曾载:“万岭箐南北飞瀑,殆似庐山”(蜀南竹海原名万岭箐)。瀑布位于石鼓山与石锣山之间的葫芦谷,深林之中涌出的水潦河在回龙桥下被分割成四股,纷纷跌落至悬崖峭壁,形成近200米的落差。
还未走近,就已听到雷鸣般的水声。转过一个山坳,眼前豁然开朗——一道银白色的水练从高处倾泻而下,撞击在岩石上溅起无数水花,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目睹此景,我脑海中顿时掠过“一条界破青山色,万古带凝白练飞”的句子,真是形神毕肖,恰如其分。据导游介绍,此瀑之名,源于正午时分,阳光穿透水雾,彩虹便会在潭底舞动,形成七彩斑斓的壮观景象。
站在观景台上,一时目瞪口呆!那飞流直下的水布,犹如万簇银剑,直插瀑下水潭,哗哗的水声中,溅起无数细密的水雾,随风飘散,如织强绵,溅落在脸上,清凉而舒爽,赏心而惬意。瀑布下方的水潭碧绿清澈,周围怪石嶙峋,几株顽强的松树从石缝中伸出枝干,展现出生命的顽强。瀑布旁边的石壁上刻着“落魂台”3个大字,传说古代有位书生在此观瀑,被美景所震撼,魂魄几乎离体,故得此名。我想,这或许有些夸张,但面对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观,任谁都会发出“云巅飞瀑破霄出,傲立高崖气势殊。直下千寻无曲意,银涛滚滚韵长苏”的感叹。
仙寓洞:悬崖上的道教秘境
随着人流,我们来到蜀南竹海另一处著名景点——仙寓洞。这一带山势回环,丹崖如削,去仙寓洞要从构筑在悬崖边的小径上行百余米,甚为惊险。走在仅容一人通过的悬崖栈道上,一侧是陡峭的岩壁,一侧是深不见底的峡谷,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仙寓洞位于擦耳岩陡崖之中,洞口隐藏于竹林深处,是一个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景点。洞长约1000米,进深10米,高约15米,洞内原有古道观,包括大佛殿、玉皇殿、观音殿等。虽然道观现已不存,但洞内仍保留着石刻佛像和道教神像40多尊,每一尊都雕刻精美,神态庄严。
站在洞口向外眺望,但见万顷竹涛,奔来眼底,风时摇竹,气势恢弘!远处的山峰层层叠叠,近处的竹林随风起伏。竹海是绿的,然而这绿却不单调。风来时,竹梢摇曳,沙沙作响,仿佛低声喁语。风住时,波涛凝固,仿佛绿色长城。洞内的石壁上刻有大量碑文,记录了历代文人墨客在此游览时留下的诗句和题词。我照亮这些历经风雨却依然清晰可辨的文字,仿佛能听到古人在此吟诗作赋的声音。最令人惊叹的是洞内的《西游记》故事浮雕群,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连贯生动,展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
翡翠长廊:绿意盎然的诗意漫步
看过仙女湖,掠过观云亭,导游将我们带到翡翠长廊的入口处。这条被誉为“蜀南竹海最具特色的标志性景观”的竹林小道,长约700米,由当地天然红色砂石铺就,两旁密集的老竹新範拱列,遮天蔽日。红色路面与绿色屏封的楠竹交相辉映,形成一条色彩对比鲜明的天然画廊。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水墨画中,每一步都踏在诗意的节拍上。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砂石路在阳光中泛着微光,而头顶上方的竹枝几乎拱合,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绿色穹顶。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宛如大自然演奏的一曲天籁。我不禁想起苏轼《于潜僧绿筠轩》中的诗句:“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在这翡翠长廊中,俗世的烦恼似乎都被过滤干净,只剩下心灵与自然的对话。
长廊两侧的竹子品种繁多,有挺拔的楠竹、婀娜的慈竹,还有珍稀的紫竹和人面竹。导游介绍说,蜀南竹海内有50多种不同种类的竹子,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姿态与气质。沿着小径前行,两侧的竹子似乎越来越密,将天空切割成不规则的蓝色碎片。偶尔有鸟雀从竹丛中惊起,翅膀拍打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竹子的清香混合着泥土的湿润气息,钻入鼻腔,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我伸手触摸一根竹干,冰凉光滑的触感传递着生命的律动,竹节处微微凸起的环纹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忘忧谷:洗涤心灵的绿色秘境
离开翡翠长廊,沿着指示牌前往忘忧谷。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诗意与诱惑——什么样的地方能够让人忘却忧愁?踏入谷口,一条清澈的小溪蜿蜒流淌,溪水撞击石头发出的叮咚声与竹叶摩擦的沙沙声交织成一首自然的交响曲。
忘忧谷是一条窄长的山谷,竹林长得既密集又粗壮,遮天蔽日,使整个山谷显得更深幽。走在九曲回肠的石板小径上,两侧的翠竹高耸入云,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如同无数金色的蝴蝶在地面翩翩起舞。空气中弥漫着竹叶特有的清香,深吸一口,肺腑间顿时充满了清新的气息。谷中有一处开阔地带,摆放着几把竹椅。我坐下来闭目养神,耳边是溪水的欢唱,鼻尖是竹林的芬芳,皮肤感受着微风轻抚。“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难怪有人称赞王维所写的“竹林消暑图”是人间至境呢!此刻,城市的喧嚣、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全都烟消云散。在这片竹海中,人的心灵得到了最纯粹的净化——“忘忧谷”,果然名副其实!
海中海:竹海中的碧玉明珠
海中海是位于翡翠长廊至仙寓洞景区公路左侧的一个湖泊,原是竹海山上一个比较低的槽谷,后筑坝形成一个面积约60亩的湖泊。湖面空旷开阔,俨然茫茫竹海中的一个“海子”,故名海中海。
走近湖边,但见湖水碧绿清澈,四周翠竹掩映,倒映在水中,形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画。这里曾是电影《卧虎藏龙》的取景地。
租一只竹筏,撑篙向湖心划去。竹筏划过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倒映的竹影随之摇曳破碎,又慢慢恢复平静。远处,几只白鹭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细小的波纹。空气中弥漫着水汽与竹香的混合气息,深吸一口,沁人心脾。划到湖中央,我们停下竹筏,任由它随波轻晃。四周静谧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偶尔有鱼儿跃出水面的扑通声打破宁静。此刻,时间仿佛静止,天地间只剩下这一叶竹筏、一湖碧水和无边的竹海。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是城市生活中永远无法体验到的珍贵时刻。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行走在蜀南的竹海间,我的心智被一遍遍浣洗着。那“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的清爽明丽,那“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的空灵幽远,那“蓼屿荻花洲,隐映竹篱茅舍”的恬静怡然,那“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的诗意盎然,一股脑地向我袭来,令我灵魂迷失,沉入一片遐想之中:仿佛自己已然飞升在竹海上空,挥舞长剑,衣袂飘飘,在一片翠绿间呼啸来去,驭风而行;又仿佛化身一株翠竹,挺立在这无边无际的绿海之中,像一名卫士,以茁壮之躯守卫着巴蜀胜地;转眼间,又仿佛与“竹林七贤”散坐于竹林之中、绿影之下,举杯相邀,共享美好一刻……
□钱国宏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