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北京市顺义区主场活动与第36届北京农民艺术节乡村大舞台顺义区专场展演“双节”同庆,盛大启幕。通过文艺展演、丰收推介、科技展示等多元形式,全面展现顺义区农业农村发展新成就与乡村振兴新面貌。
据介绍,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丰收推介环节,北京三分地有机农场等5家农业企业代表登台,分享种植、养殖的门道和丰收的秘诀,展现顺义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丰硕成果。活动现场还推介了顺义区农产品公共服务(销售)平台,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的碰撞,开启了顺义农业智慧化、品牌化发展的新篇章。据统计,2025年顺义夏粮种植面积15.68万亩,总产量6.06万吨,实现5年连续增长。今年上半年,顺义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6.15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25万元,两项数据均位列全市前列,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三农”发展答卷。
活动现场特设的金秋消费季优农市集成为一大亮点,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流连。该市集不仅集中展示了顺义区精心培育的29个“北京优农”品牌目录产品,还特别设立了顺义区对口帮扶与合作地区特色产品展区,汇聚了西藏尼木的藏香、藜麦,内蒙古巴林左旗的笤帚苗工艺品,科左中旗的咸鸭蛋、黄金小米与五谷杂粮,以及山西沁源的黄精茶、苦参皂等优质农产品。
市集现场,顺义区人民检察院、顺义区司法局和顺义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设立服务点,为市民和农户提供涉农法律咨询并发放宣传资料,为丰收喜悦增添法治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顺义区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院地合作”模式持续深化,北京林业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基地、农业农村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相继落户;现代种业产业建设成绩斐然。
此外,在2025年第二季度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检查中,顺义区以全市第一的成绩书写了现代乡村生活样本。赵全营镇和牛栏山镇作为“百千工程”前两批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通过创建工作,有力促进了村庄风貌提升和产业升级。一幅村美、民富、业兴、人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顺义大地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 王路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