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京西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收官之年,记者近日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获悉,今年,京西地区“两园一河”协同联动发展战略接续启动。
“两园一河”中“两园”分别是指园博园和首钢园,“一河”即滋养北京城的母亲河——永定河。“两园一河”区域正处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精华区的重要核心部分,是北京花园城市建设的重点片区,山水林田湖草资源丰富,集聚了红色、历史、工业、水利等多元文化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本底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今年5月印发的《“两园一河”协同联动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努力将“两园一河”区域打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河湖、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核心载体、水与城市活力共融的水岸客厅、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践行“两山理论”的中国式现代化样板,实现“山水京西、活力永定”的新图景。
这幅新图景怎么落地呢?可以从三个维度上来看。
空间布局上,“两园一河”协同联动范围为沿永定河自军庄至宛平湖约22公里河段,区域总面积约92.5平方公里,以永定河为骨架由内向外构建形成滨水核心带、文旅商体活力带、产业渗透拓展带的空间发展格局,其中,滨水核心带扎实做好生态设施、韧性设施工程建设,丰富河滩游憩、水上活动等休闲场景;文旅商体活力带以绿色空间联动城市公共空间,植入文旅商体活力设施,创新消费新场景,构建一系列多元场景、业态各异的活力组团;产业渗透拓展带以绿道、水系为纽带,空间上继续向外渗透,串联周边产业园区、重点功能区等,以绿带产,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任务安排上,结合“两园一河”功能定位和目标,坚持整体统筹、精细设计,注重实用节俭,发挥市场作用,统筹安排水、绿、路、视廊互联互通,活化利用永定河文化,文旅商体活力提升,强化区域协同和市场化发展,政策机制改革创新以及启动区建设等6方面重点任务和82个重大项目。
建设时序上,总体上分三步走:一年夯实基础,基本完成滨水核心带建设;三年基本成型,基本完成文旅商体活力带建设;长远实现“山水京西、活力永定”发展图景。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两园一河”联动发展的“攻坚之年”。“我们聚焦启动区,选取永定河左岸首钢大桥至地铁S1线1.6公里区域作为首发段,以9月在首钢园举办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为节点,推动一批代表性项目率先落地,努力打造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样板片区。”
目前,已有多个重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石景山(本山)保护提升项目,新增了西南侧步道和河边入口,修复了1500平方米生态区域,服贸会后还将贯通登山步道,并建设“西望永定河”观景平台,为市民提供一个既能登高望远、又可亲水休闲的自然场所。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绿道(石景山段),全长约33公里,涵盖新建、改造、借道三类绿道,新增及利旧驿站共8座,并打造14处特色节点。
今年年内,市民可在“两园一河”感受到一处全新的游览休闲地,这里有林下绿道、登山步道、滨水骑行道,也有小火车、轮渡船、潮玩集市、户外剧场……既能望西山、观湿地、看日落、品美食,也能漫步、慢骑、闲坐,实现“水滩岸城”融合共生的城市活力滨水岸线。一个自然与城市相融、生态与活力共生的“山水京西·活力永定”图景,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本报记者 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