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劳动午报

推动未来产业从政策落地走向实效突破

日期:09-17
字号:
版面:03: 本市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记者 刘欣欣) 记者从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市近日出台的《北京市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涵盖要素投入、产业全周期投入、长效服务机制3个部分、16条措施。各区同步发力,以海淀、昌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区域结合自身优势,推动未来产业从政策落地走向实效突破,形成全市协同发展新格局。

从全市层面看,六大要素投入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人才引育上,针对基础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制定专项政策,加大科技新星等青年项目资助力度,创设“IQ Talk”平台并在具身智能等领域举办6场活动;产业投资方面,8只政府基金覆盖未来产业六大领域,截至今年上半年投资118个项目,占总投资51%;数据供给能力持续提升,全市算力规模超3.3万P,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人工智能数据集交易成场内最大业务板块,数据沙盒升级至3.0版;创新平台建设加速,17个领域建成31个平台,新建具身智能研究院等;场景应用不断深化,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破5000万公里,推广应用3735余辆氢能车辆;空间布局优化,按“2+N”模式规划,首批创建海淀、昌平2个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及10个育新基地。

作为科创资源密集区,海淀区以“一主两辅”(未来信息为主,未来制造、未来健康为辅)赛道为核心,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未来信息领域,备案大模型104款占全市近70%,发布“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生态网络”;量子领域成立专项基金,运营全国首家量子孵化器。未来制造领域,具身智能集聚企业数量占全市40%,商业航天头部企业数量占全国近20%。未来健康领域,成立全国首个脑机接口产业联盟。

昌平区锚定“未来健康为主赛道,未来制造、未来能源为副赛道”。机器人产业集聚企业超100家,上半年收入增长38.9%;合成生物领域规上企业收入27.6亿元,增长10.3%;6G赛道建成全球首个多频段融合试验网。金融支持上,落地全国首支认股权策略行权基金,科技产业基金群规模达1500亿元,122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高精尖产业主阵地,技术创新成果显著,累计实现47项关键技术突破,拥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400余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75件。AI赋能方面,5000P高性能智能算力投用,正在建设京内最大单体算力中心,打造20余个牵引场景形成亿元量级订单。政策与金融层面,出台近70项支持政策,每年安排超100亿元产业发展资金。200亿元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超2000亿元,产业升级基金已投资未来产业领域项目5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