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铁路高速发展的版图中,有这样一位女性,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在技术岗位和物资管理领域双线作战,用心血与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她就是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三公司信号分公司兰州区域项目部物资部部长李梦竹。
2016年6月,滨洲电气化改造工程攻坚之际,任务重、工期紧、人手缺。李梦竹主动请缨,首次以技术员身份担纲三间房东场信号楼施工。她每天最早到岗,最晚离场,无论多晚多累,都坚持提前准备好次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详细记录并标注当天施工问题的解决办法,确保施工顺利推进。她对信号楼设备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越了设备管理单位的师傅。在她与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三间房东场得以顺利开通。
凭借这股“钻”劲,李梦竹随后转战白山乡、昂昂溪等站,2017年在京广线朱亭六站首站向阳桥站信号楼施工期间,首创“预配-预演-预验”三步工法,被广铁集团评为“普速信号样板站”;朱亭六站实现“一线不错、一点不延、一事不出”的“三零”开通。实战的历练也让李梦竹快速成长为可以独立带队施工的技术负责人。
2018年7月,南龙线湖一线路所信号楼工程要求10天内完成施工及试验。李梦竹迎难而上,带领一群新入职职工,将课堂搬到工地上边教边干。持续不断的高温天气中,她常常忙得口干舌燥,却顾不上喝一口水,最终带领工程团队在10天内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
2020年,李梦竹开始接手物资部工作。在外界看来,物资管理相较技术岗位会轻松一些。但李梦竹一接手就发现,这项工作绝没有那么简单。
2020年的兰州区域项目部施工异常忙碌,平均一个月开通一条站线的任务量带来的物资压力惊人。李梦竹每天醒来听到的不是与厂家沟通电话,就是一线施工遇到技术难题的求助;她的电脑桌面满满当当都是各种物资文件、技术标准。现场施工时她还乐观地和大家开玩笑:“真要学会一心二用了,手里干着活,心里催着料。”大家都敬佩地对她竖起大拇指。在她的统筹协调下,兰州区域项目部克服重重困难,最终顺利完成区域内所有施工任务。
十年光阴荏苒,李梦竹对工作的热忱有增无减。她将持续自我精进,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能,在岗位上绽放更大光芒。
□本报记者 余翠平 通讯员 杜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