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劳动午报

科技赋能“菜篮子”

日期:09-15
字号:
版面:12: 视窗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核心区和成果体验区中,7个智慧农业大模型、29款种业芯片、12项生物育种专利以及46个新品种,展示了“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大数据”为基本特征的精准设计育种成果 植物工厂在人工环境下培育高品质农产品 展会现场,各类新型果蔬产品供参观者品尝 各类高品质农作物种子展出 琳琅满目的新品种瓜果蔬菜  

智能育种机器人展示授粉作业,“绿色低碳光伏+智慧植物工厂”助力乡村振兴,土壤数据采集机器人登场演示……近日,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在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开幕。大会同期举办科技成果交流体验活动,143家单位的633项农业科技成果集中亮相。

在核心区和成果体验区中,7个智慧农业大模型、29款种业芯片、12项生物育种专利以及46个新品种,展示了“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大数据”为基本特征的精准设计育种成果。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育种机器人“吉儿”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吉儿”能够精准识别花朵,伸出机械臂,轻柔地完成杂交授粉。据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介绍,“吉儿”实现了自动巡航,全天候不间断杂交授粉,突破人工操作的时间窗口限制。

在“伏羲农场”展板前,工作人员正在介绍土壤数据采集机器人。今年年初,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开始引进中国科学院“伏羲农场”项目,目前项目核心建设内容“三室两厅”,即土壤实验室、种子实验室、农机实验室、技术成果展示大厅、智慧农业指挥大厅以及百亩级核心试验田、千亩级作业示范田已建设完成。

此外,本次大会期间在通州主会场开放参观玉米新品种智慧展示公园,种植了来自京津冀及国内外种业育种机构的400多个玉米新品种,首次全面展示国内领先的玉米单产提升管理方案。

□本报记者 宗晓畅/文 彭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