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常规,年轻人的升学都是按部就班,一个阶梯接一个阶梯地攀登。然而,近年来在部分年轻人中却流行了“本升专”,即大学本科毕业之后,不马上就业,再到一个自己心仪的高职报考读一个专科。
据媒体披露,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郑铁”)2025年的招生简章上,就有多个专业明确写着只招收本科毕业生。这三个专业是:动车组检修技术、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据资料显示,这所学校从2022年起,就试水招收30名本科毕业生,至今年计划招本科生名额达到135人。“毕业即就业”“签约大企业”的诱惑吸引着很多本科毕业生前来就读。
无独有偶,国内还有不少高职都开始了针对本科生的招生。如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市技师学院、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都专门为大学生开设了课程,甚至今年还出现了高考生以远超本科的分数线报考职校的现象。
这些远超常规的升学现象,何以成为了一种升学趋势呢?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眼下随着每年本科毕业生1000多万人的庞大数量,造成了就业市场上,本科生就业难的问题,甚至还波及到硕士生、博士生。本科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智联招聘2024年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学历门槛要求高的岗位,本科生不如硕博吃香;对实操要求高的岗位,本科生又没有大专生技能对口。这种就业窘境,才催生了“本升专”的需求。
郑铁的突然走红,也得力于我国高铁的迅猛发展,相关从业人员的需求加大,而薪酬也十分可观。根据麦可思发布的《2024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铁路运输业、城市轨道交通业连续三年稳居就业量前五行业。因此,毕业后从事的是高速发展的职业,薪酬又高又稳定,这自然让不少本科生为之心动。
有的本科生看到了自身就业的弱势,渴望通过再掌握一门过硬的技术,增强自己今后就业的筹码。如媒体报道的某211大学毕业生,因就业困难,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新能源汽车维修,毕业后薪资远超同龄本科生;一位文科本科生工作3年后,发现职业瓶颈明显,转而报考职业院校的工业机器人专业,成功转型为技术工程师。
这样的本科生就业成功逆袭的事例还有不少。它让人们看到,一个人不因为本科生自身的“光环”而裹步不前或者是勉强就业,而是选择打破身段,转而在实打实的“向下”求学中,获得有效的就业储备,获得自身技能的新生。
“本升专”的现象还提醒我们,一个人要想在就业市场上抢占制高点,就必须克服自身狭隘的就业偏见,选择自身喜欢做、能做好的职业。这种逆向升学,是一种求学的策略,也是一种迂回和智慧。
正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眼下就业压市场的竞争压力虽然较大,但是笔者相信只要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破除“唯学历论”,既努力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又练就强大的实践能力,就一定能够在就业市场上拥有独特的优势。
□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