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劳动午报

科技赋能打造文旅新场景

日期:09-11
字号:
版面:05: 特写       上一篇    下一篇

 

裸眼3D巨龙破壁而出,与壁画里的人物互动,通过MR(磁共振成像)设备亲手“触摸”殷商瑰宝……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首日,九大专题展凭借多元业态与创新亮点吸引众多目光。其中,文旅服务专题展在首钢园9号馆和11号棚拉开帷幕,1.11万平方米室内外展区内425家企业云集,为现场观众带来文旅新体验。

科技融入文旅带来全新体验

当千年古都的文化脉搏与最前沿的数字科技相遇,一场关于未来文旅的盛宴正在上演。今年适逢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和北京建城3070年,步入9号馆,在北京市属公园及园博馆展区,观众可通过MR技术沉浸式游览玉渊潭生态景观,或在3A级画质VR(虚拟现实技术)大空间体验《梦回圆明园》。据了解,该项目运用全球最先进的大空间追踪技术LBSS,1:1复刻历史古迹,在虚拟世界营造出真实的游园体验。

石景山专题展设置了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身着法海寺壁画璎珞、披帛服饰的人物惊喜“穿越”互动,搭配专业讲解员对壁画历史背景、艺术技法、人物故事的细致解读,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活”过来的经典艺术。

文博展区内,以故宫九龙壁传说为原型的《龙潮觉醒》大型沉浸式裸眼3D项目,观众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即可通过大尺寸LED屏幕体验龙纹破壁而出的震撼视觉效果。房山琉璃河遗址展出最新文物保护成果,引导观众探寻北京最早的城市遗迹。现场还可借助MR技术“触摸”殷商青铜器,一位观众感慨:“仿佛穿越了三千年,这种体验太难得了。”

此外,展会上想要从“观众”华丽变身“创作者”?石景山区企业北京亦心科技有限公司的“悟空图像”可以实现。该公司首创的AI(人工智能)实时渲染应用,从灵感迸发的现场原创画图到AI赋能即时生图,再到存储、转印,创作出冰箱贴、帆布袋、棒球帽等专属文创产品。

600平方米空间展现北京视听产业创新实力

本届服贸会首次大规模引入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互动与XR(扩展现实)沉浸式体验,彻底改变了观众的角色——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亲身感受科技为视听领域带来的震撼变革。

AIGC技术率先发力,《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等五部网络微短剧集中亮相,以人工智能“复活”文化遗产,为观众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数字视觉之旅。

与此同时,XR体验区同样人气火爆。PICO打造的《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XR》沉浸式游戏,成为小朋友与动漫迷的打卡地,孩子们通过VR头显进入高度还原的动画世界,开启互动冒险。

在“北京大视听展”,这一趋势得到集中展现:通过裸眼3D技术呈现的热门剧集海报、《达芬奇·时空之轮》体验项目以及《国色芳华》实景还原的刘府穿越拍摄,都让观众沉浸式感受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该展区以近600平方米的空间,涵盖影视、文旅融合、超高清视听等四大板块,全面展现北京视听产业的创新实力。

文创消费让文化宝藏走进日常生活

作为深化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大舞台,文旅服务专题展沉浸式体验项目、各领域文创衍生品成为标配。本届服贸会首次在室外推出“文博生活创享荟”展区,近30家文博单位齐聚一堂,集中展销文创精品、新品,琳琅满目的冰箱贴、手办、文具、饰品和家居用品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挑选。

北京市属公园及园博馆带来涵盖13大类、506款最新文创产品,其中20多款为首次亮相。颐和园与服贸会联名推出的“有燕来颐”“福燕游颐”系列冰箱贴设计别致,北京动物园的北动AI陪伴毛绒玩具、中国本土动物AR(增强现实)拼搭积木等融合科技与文化的产品也备受青睐。

曾在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中发布的两款大运河主题文创IP——由韩美林大师设计的“河喜”以及由泡泡玛特设计的“水运儿”,如今已开发出10余种周边文创产品,也在本届服贸会文旅专题精彩首发,助力讲好中国大运河故事。

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文旅行业生态,创造着更具沉浸感、互动性和个性化的消费体验,2025服贸会正在打开一扇通向未来文旅新世界的大门。

□本报记者 周美玉/文 彭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