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任洁) 近日,丰台区教育大会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举行,会上发布《丰台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北京市实施方案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并同步推出“五育并举”与领军教师培养两项三年行动方案,形成“1+2”政策体系,系统性、一体化推进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标志着丰台区教育迈入体系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丰台区以基础教育“强基工程”为抓手,系统推进教育资源扩展、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2024年以来,丰台区新建10所学校,新增中小学学位12520个。高中布局进一步优化,新增8所高中,全区高中总数达27所。
在资源配置方面,丰台区全面推进学区制改革,设立13个学区,促进资源共享;集团化办学持续深化,新组建4个教育集团,总数达24个,覆盖超90%中小学;级部制改革将35所小规模学校整合为17个教学管理单元,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十强学校”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通过组建北京第五实验学校、钱学森中学等教育集团,构建“一主一副”高中发展格局,目前已覆盖近60所学校、80余址,惠及半数以上中小学校。
《若干措施》系统规划了大思政格局构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及数字化赋能等重点任务,提出丰台区教育“三步走”发展目标:到2027年,首都教育强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30年,基本建成首都教育强区,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2035年,全面建成首都教育强区,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的“丰台样板”。
在优质资源供给方面,丰台区将加快新优质学校建设,完善学区集团机制,推动教师交流轮岗,实施薄弱校提升。高中阶段则以科技高中为重点,推动分类教育发展,打造科学教育品牌。同时,依托集团化办学和创新学院等平台推进贯通培养,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合作,开设大学先修和前沿科技课程,系统支持创新人才成长。
为推动政策落地,丰台区同步推出两个专项行动方案。“五育并举”方案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学练赛一体化”体育改革、“丰沁润美”艺术行动、劳动教育“一校一清单”、心理健康“双顾问”机制等特色举措,建立家校社协同“教联体”,推动融合育人;领军教师培养方案计划三年内培养形成400人左右的领军型教师团队,强化教育人才支撑。
会上,丰台教育高等研究院揭牌成立。该研究院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建立,计划通过2至3年时间建设成为丰台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孵化器,并培养10至15名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卓越教师教育者。丰台区政府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也在现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党建引领、联合科研、教育协同、人才共育及学生实习就业等领域深化合作,探索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校地融合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