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铁三局四公司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项目的建设工地上,有一个身影不停地穿梭于各个角落,从大型机械设备旁,到地下深处的隧道掌子面,他用专业与执着,为工程安全筑牢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他,就是中铁三局四公司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项目安质部部长张青雨。从2012年7月踏入工程领域,到如今成为守护安全的中坚力量,他的履历书写着对事业的热忱,他的故事,是一位共产党员以初心守护安全、以实干践行使命的生动注脚。
自参加工作起,张青雨便将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融入工程建设事业的血脉。“工程建设,安全为天。”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坚守的信念。作为项目安质部部长,他深知安全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关乎着无数建设者的生命安危,更维系着工程背后万千民众的期待。这份认知,让他把保障项目安全、守护人员生命,从单纯的岗位职责升华为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实践。
为夯实安全基石,他主动挑起制度建设重担,组织编制《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应急预案》等,构建覆盖全流程的管理体系,让安全责任细化落地。
制度生效靠人,他便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与应急演练,把课堂搬入工地,把理论融入实践,用真实案例让建设者直观感受安全重要性;借模拟险情演练,让建设者掌握逃生与救援技能。
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隐患如影随形。面对挑战,张青雨没有丝毫退缩,主动请缨,一头扎进隐患排查的前沿阵地。他的脚步踏遍项目角落,凭借专业知识与经验,像“安全侦探”般精准梳理风险点,研究制定防控方案。为让方案落地,他又化身“安全教员”,手把手培训施工人员,从操作规范到应急技巧,不厌其烦讲解,只为让一线建设者都成为“安全卫士”。
在工地上,张青雨有个“铁规矩”:每天最早到达现场,最晚离开。这个规矩,他坚守了无数个日夜,成为工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遇到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他更是化身“逆行者”,毫不犹豫地冲向现场。一次突如其来的暴雨,让工地集水坑水位急剧上升。关键时刻,张青雨发现集水坑中水泵脱落,无法正常抽排水,若不及时处理,积水将威胁到整个工地的安全。没有丝毫犹豫,他做好简单的安全防护,便跳入冰冷的积水中。水很浑浊,他摸索着找到水泵,将绳子牢牢拴在泵体上,和同事们一起将水泵抬出,恢复了正常使用。之后,他又带领团队连续奋战几个小时,完成积水抽排。当积水退去,他浑身湿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但脸上却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守护安全的道路上,张青雨不忘创新。他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多功能作业台架等,实现“天眼”24小时监控、预警;多功能作业台架则为施工人员提供更安全的作业环境,减少高处坠落等风险。这些创新举措,大大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为项目安全加上了一道“科技锁”,也让安全管理工作更具智慧与温度。
从初入行业的技术员,到如今的安质部部长,他在不同岗位积累经验、守护安全,一路收获荣誉,也一路坚守初心。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扎实的专业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展现出一位优秀共产党员与安全管理者的风采。
□杨丽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