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是啥,不就是来往畅通的道路吗?你说的没错,然而,我这儿说的通道,是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南角,在我国有“天然公园”之称的张家界和“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之间。这是一个以风景之绝,山水之秀,环境之幽,民风之古而令人叹为观止的“世外桃源”。
通道侗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南岭山地过渡地段,雪峰山西侧余脉山地。通道故称罗蒙县。据说,宋崇宁元年,有个朝廷御使王祖道,奉命从湖南南下广西,他深知“两山之间必有谷地”的规律,选中这顺着两侧高山连绵的低洼地势,集结了数万名壮丁在谷地中劈山断水,架桥铺路,历时五年,筑路1200里,从此开辟了一条沟通湘(湖南)桂(广西)黔(贵州)的捷径,成了湘桂黔之间的“走廊”通道,于是就有了通道这个县名。
莽莽原始森林 奇特高山草场
通道全县呈南北走向,山地丘陵较多,是个典型的山区县。这里山套山,谷套谷,只是在河谷两侧有小片平原。通道人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开门见山,出门爬山,吃用靠山”,活灵活现地概括了通道的特点。通道地处我国中亚热带,冬少严寒,夏无酷暑,终年树木常青,四季瓜果不绝;光照期长,降水丰沛,森林生长繁茂,林产品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有好几片原始森林,数人合抱的大树比比皆是,简直是一片四季常青的天地,这里还有白桂花、伞花木、沈水樟、海南五针松等数十种国家稀有珍贵树种。这里保持了良好生态平衡,唤来了鸟语花香,集结了珍禽奇兽,是个猿猴之鸣不绝,豺狼嘶嚎常闻的天然动物园。
除了原始森林之外,通道县还有丰茂的高山牧场,这里有各类草山一百多万亩。当我们驱车沿着盘山公路慢慢爬上海拔3000米的黄沙岗高山牧场时,一片片嫩绿的草地像一块块绿色地毯铺盖在红色的山地上,色调分外鲜明。刹时间,雾来了,眼前一片朦胧。尽管汽车玻璃上的雨刷不停地扫,司机还是不敢在险峻的山路上开,我们只能下车步行。当傍晚的山风把雾吹走后,落日的余晖斜射在牛群身上,我们好像置身于大草原自然风光之中。奇怪的是我们回县城时,却不见有人赶牛回牛棚。向导告诉我们:这里的牛是放养的。
美丽的侗寨 古朴的民俗
通道县20万人中,侗、苗、黎、瑶族等少数民族约19万人,其中大多为侗族,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保持着古朴的侗族传统风貌。这里风光旖旎,居民服饰鲜艳,来到侗寨,仿佛走到另一个世界。
侗族的村子又叫寨子,民房全是用粗大的木材建造的,一般都是四层,低层是专门圈养牛马的,二层是煮饭的厨房,三层是会客的堂屋,四层才是主人的起居室。侗族人非常勤劳。由于地处边远,至今有不少村民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
除了颇有特色的侗寨外,在大的集镇一般都建有花桥和鼓楼,也一律全是木材搭成雕就的。花桥中最为壮观的是回龙桥。回龙桥位于坪坦乡坪日村公路旁,始建年代已不清楚了。1931年重修,为木石结构,桥长40米,宽4米,完全用榫结合,没有一颗铁钉。桥墩以大青石砌成。桥上有多种精彩绚丽的题词和山水墨画,桥头桂树、古松各立一端,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回龙桥桥名取自“桥如长龙,翼立水上,水至回环,护卫村寨”之意,在侗族的民间故事里是吉祥如意的象征。鼓楼中最雄伟的是马田鼓楼。鼓楼是侗寨的标志,侗族文化中心的象征。位于坪阳乡马田村的马田鼓楼是通道最高最大的鼓楼,建于清朝顺治年间,高22米,宽17.8米,共有九层,下宽上窄,层迭上去,由八根粗大杉木柱支撑,结构精巧,造型美观,是侗族建筑中的杰作,鼓楼也是侗胞晚间饮茶谈心,集会庆祝的地方。
通道县是个得天独厚的好地方。近年来,通道人在守护好美丽山水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有了很大起色,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颜士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