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洁)2025年暑期,全国科技馆迎来参观高峰,据初步统计,全国科技馆累计接待公众超3000万人次。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科技馆热”不仅体现在参观人数的增长,更呈现出内容创新、体验升级、资源联动共享等新特点。
“科技馆热”持续升温,前沿科技、特色展览成“吸睛”动力
整个暑期,中国科技馆门票都处于售罄状态,累计接待观众超150万人次,其中京外观众占比超九成,18岁以下青少年占49.3%。辽宁省科技馆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广西全区17家科技馆累计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00万人次。
这个暑假,多家科技馆白天是青少年的“科学乐园”,夜晚变身亲子家庭的“城市客厅”。7月起,新疆科技馆将闭馆时间延至20:00,同步推出“科技馆之夜”,延时后夜间客流占三成,暑期观众同比增长25%。天津科技馆实施周末延时闭馆,时间由原来的16:30延长至21:00。
航空航天、大国重器、机器人等前沿科技展览展项,成为各地科技馆“吸睛”的核心动力。甘肃科技馆“星海征途·大国重器”中国航空航天科技主题展开展首日即迎来2.12万人次客流,创下甘肃科技馆单展历史纪录。江西省科技馆内,身披舞狮服的机器狗化身“流量明星”,表演前空翻、与观众握手互动,成为分流展厅人流的“利器”。
北京科学中心聚焦人工智能教育,开展机器人编程挑战赛、创意搭建工坊、AI算法实战营等120场体验活动,特邀专家揭秘人工智能赋能轨道交通的前沿技术,搭建AI爱好者交流平台,受到公众欢迎。
作为全国科技馆系统中唯一的冰雪主题展区,黑龙江省科技馆“魅力冰雪”展区备受外地游客的青睐。观众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之中,体验速度滑冰、跳台滑雪、冰上赛车的风驰电掣之感,领略冰雪世界的神奇与魅力。
创新驱动,变“参观”为“探索”
每年暑期,科技馆观众量占全年观众的30%左右。如何接待好大批观众,同时提高参观质量,各地科技馆各出新招奇招。
陕西科技馆紧扣“三秦筑梦 智燃盛夏”主题,突破传统展览模式,原创打造“守护天空精灵 陕西野生鸟类保护专题展”。福建省科技馆面向学校及机构团体推出可定制的“专属科普套餐”,根据团队成员的特点量身定制参观路线与主题探究任务,团队接待效率提升50%,团队参观从“走马观花”变成“深度研学”。内蒙古科技馆结合科技馆特色展品,开发特色展厅教育活动。山西省科技馆科学讲坛瞄准公众需求推出系列专题讲座,成为市民暑期“科学充电”的热门打卡地。
中国科技馆组织了“生生不息·科技传承者计划——2025年吕梁革命老区青少年首都科技夏令营”,助力革命老区青少年科学教育,为35名临县优秀青少年及5名教师代表开启科学文化之旅,营员们收获满满。
重庆科技馆与四川科技馆联合川渝50家科普场馆,共同开展2025年科普列车川渝行“科普‘马拉松’·探馆大挑战”活动,深度融入巴渝文化、非遗技艺等地域特色元素,参与的科普场馆创历史新高。
今年9月即将迎来第一个“全国科普月”。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表示,科技馆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校,中国科技馆将在金秋九月为公众奉献一场欢乐科学盛宴,引领全国科技馆进一步加强体系联动、资源共享,让公众更好地感受科学魅力,为广大青少年铺设好通向科学之路,厚植创新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