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检修锅炉内部,所有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要求……”在北京朝阳动车所锅炉房,北京房建公寓段京东房建检修二车间工班长庞宁正在开展班前安全教育。
走进锅炉房内,四台直径2.5米、长6米的圆柱形状的巨大燃气锅炉整齐排列,它们承担着院内生产办公房屋、动车库、食堂及周边保养点等17余万平方米的房建设备供暖任务。每年夏末秋初,北京房建公寓段都会按照非供暖季设备检修计划,提前组织职工对管内锅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包括烟火管清理、燃气过滤器更换、燃烧机电眼检测等,其中最复杂的工作就是锅炉内部的检修。作业前,班组职工首先检查了烟管是否堵塞,并对锅炉内部进行通风和检测,以防出现有害气体中毒,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记者看到,锅炉的炉膛入口十分狭小,只能允许一个人笔直地横躺进去。炉膛内部是一个直径为1米左右的圆柱,壁面呈波浪状。负责检修的肖瑞国师傅走到炉口,他身穿厚重的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和头灯,面部佩戴呼吸器面罩,身上挂着安全绳。肖师傅双脚踩在凳子上,面部朝下、双手双脚并拢一头扎进锅炉入口,缓慢地往前蹭挪着身体,炉外的师傅托起他的双腿,帮助他顺利进入炉内。
进入锅炉内部后,肖师傅凭着头灯照射出来的光亮,仔细查看是否存在炉壁锈蚀、保温层开裂、脱落的情况,并对炉内遗留的积碳、灰尘及其他杂物进行清理。锅炉内部封闭、环境闷热,为确保每个部位都能检查清理到位,肖师傅蜷缩的身体还要不断地变换姿势,从炉口处望去,很像“太空舱”中的“宇航员”。
过了一阵子,肖师傅在其同事的帮助下从炉内钻了出来。他顾不得掸去一身的灰土,立刻摘掉了头盔和面罩,大口地呼吸着空气,额头上的汗珠滑向脸颊。“我在供暖设备检修岗位上工作了28年,虽然辛苦,但每当听到大家夸赞每年的冬天暖气烧得很暖和,我们心里很有成就感。”肖师傅说。
□本报记者 宗晓畅/文 本报记者 彭程 通讯员 刘若梦 赵宏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