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劳动午报

着眼挖潜扩容,多措并举稳就业

日期:08-21
字号:
版面:02: 快评       上一篇    下一篇

 

确保就业大局稳定,既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又能为经济运行提供人力供给。新征程上,要着眼挖潜扩容,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住存量、扩展增量、提升质量,让充分就业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脉动,一头连着万家灯火,是最基本的民生。“十四五”以来,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为民生改善提供了基础支撑。(8月17日 新华社)

确保就业大局稳定,既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又能为经济运行提供人力供给。新征程上,要着眼挖潜扩容,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住存量、扩展增量、提升质量,让充分就业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以稳住经营主体带动稳就业。经营主体是用人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各类经营主体发展好,是稳就业的关键举措。数量庞大的经营主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和韧性所在,也是就业的重要容纳器,吸纳我国七成左右城镇就业人口。截至202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89亿户,经营主体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多种经营主体均呈现稳定增长势头。稳定经营主体可以稳定就业基本盘,激发经营主体活力能够为就业增长提供原动力。各地各部门要直面关切、全力护航,落实落细就业补贴、税费优惠、担保贷款等政策,进一步支持经营主体发展,助力稳岗扩岗。

以稳住重点促进稳就业。重点群体就业稳,则就业大局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就业困难人员是当前需要重点支持的就业群体。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保持在千万级规模,其就业承载着个人理想和家庭期望。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近3亿农民工,其就业事关共同富裕。脱贫人口是指在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的登记备案人员,守住不发生因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的底线,需全力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这一群体就业彰显社会关爱。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关键在于靶向发力、精准施策。要根据不同群体特点和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制定支持政策、提供就业服务,全面提升就业质量和水平。

以供需适配推进稳就业。推进供需适配,是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根本路径。结构性就业矛盾是指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导致“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劳动者素质结构、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匹配,不仅影响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也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供需适配,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和个人就业需求,才能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以供需适配推进稳就业,一方面,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强就业岗位调查,及时发布急需紧缺职业需求目录,增强人力资源开发的前瞻性,同时促进人才流动,破解“有岗无人”难题。另一方面,要统筹教育、培训和就业,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同时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

就业稳则人心安,人心安则社会稳。抓紧抓实抓好稳就业工作,既立足短期稳预期,又着眼长期固根本,定能夯实民生之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支撑。

□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