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劳动午报

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日期:08-20
字号:
版面:05: 特写       上一篇    下一篇

 

每天早上6时,延庆区四海镇大吉祥村党支部书记葛良背上捡拾垃圾的工具包,沿着妫水河畔的源头开始巡查,今年64岁的葛良已经守护这片流域20余年。光阴荏苒,“两山”理念提出至今已满20年。20年来,延庆在这一重要理念的正确指引下,破解了“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的时代命题,让“保护者受益”从理念变为现实。

从“看不见”到“算得清”

2024年,延庆区的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GEP-R)达到500.76亿元,占全市的13.42%。延庆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翻开厚厚一叠报表,连续11年始终向上的GEP-R数据曲线,是延庆生态质量持续改善的最佳证明。

GEP,这个曾让村民们觉得“拗口又遥远”的专业术语,如今已融入延庆的发展血脉。它像一把精准的“价值尺”,将森林固碳、水源涵养、空气净化等看不见摸不着的生态服务,转化为可量化的经济价值。

“2016年刚开始核算时,不少人质疑:‘山里的树、天上的云,咋能算出价钱?’”参与首批GEP核算的延庆区生态环境局二级调研员刘东英回忆,当时在没有国家规范的情况下,从一片裸地、一个村庄开始,实地采样,定期监测、实验测试土壤的固碳速率、含水率等数据,再扩展到一个乡镇。就这样,一边测算,一边不断完善核算参数,尝试建立技术指南和核算清单。

如今,这套“延庆算法”已形成成熟体系。以2024年为例,全区500.76亿元的GEP-R中,仅野鸭湖湿地调节服务就价值42.1亿元,地均价值达到了61.5元每平方米,相当于为全区增加了8000余公顷的森林。

最直观的是村民的感受。2024年,千家店镇GEP-R价值近89亿元,位列全区18个乡镇街道首位。这份“生态家底清单”让村民们意识到,守护好“家门口”的生态,就是守护巨大的财富。

从价值核算到财富落地

“1044万元!成交!”今年1月,北京市首批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交易在延庆奥林匹克园区落槌,沈家营镇八里店清洁小流域的生态价值,通过市场化交易实现了“真金白银”的变现。

据了解,这笔交易的买方是北京夏都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按照协议,企业购买八里店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服务,镇里获得的资金,30%将用于镇里其他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70%将用于流域后续管护。

不仅仅是市场化交易,北京市GEP-R与GDP的横向交换补偿机制,更是让延庆的生态优势转化为源源不竭的发展动能。2024年,延庆区超额完成全市下达的GEP-R增长目标,按照补偿政策,5000余万元横向补偿资金即将到账。“这笔钱将考虑用于发放乡镇GEP奖励资金。”延庆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释,后续,乡镇GEP奖励资金将投向生态保护、绿色产业和民生改善等方面。

与此同时,延庆区千家店镇的GEP数据连续三年增长,进一步带动周边民宿向好发展。“以前游客来看看就走,现在知道咱这里的负氧离子含量高,空气清新,都愿意多住几天。”百里乡居民宿负责人唐明说。

破解“四难”的延庆探索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难在“度量、交易、变现、抵押”。针对“度量难”,延庆正在升级GEP核算体系。“以前是按照国家规范来,现在要结合目标导向进行调整。”延庆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延庆区正在编制生态产品目录清单,修订GEP核算标准,将进一步推动生态价值核算与应用。

为破解“交易难”,2025年试点实施方案中,延庆区将首次尝试“生态产品认证”,对香营乡八棱脆海棠等物质生态产品以及景区酒店等文化服务生态产品,标注其生态价值含量。“就像给农产品贴‘生态标签’,让消费者明白,买的不只是产品,还有背后的生态服务。”

“最关键的是建立长效机制。”该负责人表示,延庆将推行“生态积分”制度,加快形成涵盖企业、村民、游客等多方主体参与的生态信用积分体系。今年3月,四海镇推出“四海镇生态文明积分制”,并首次向黑汉岭村、永安堡村发放“生态积分存折”,8月发布游客碳汇积分“护照”,标志着以四海镇为例,延庆区正以改革创新思维推广和拓展生态文明积分制,进一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如今,从普通村民到村级护林员,再到乡镇街道党员干部,在延庆全域,生态保护的理念正悄无声息地发生着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葛良的工具包里——除了垃圾袋、水壶,多了一个记录生态的智能手机;体现在沈家营镇兴安堡村的“党群一家积分制”评选中,让广大群众参与到乡村治理之中;更体现在年轻人的选择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返乡从事生态监测、绿色农业……

□本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张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