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美玉)颐和园年度大展“园说Ⅶ——南迁北返 移珍永续”近日在颐和园博物馆、德和园扮戏楼开展。本次展览以“1933年至1951年颐和园文物南迁北返”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通过160件/套历经战火洗礼的珍贵文物,再现这批国宝跨越十八载、辗转万里的守护历程。
本次展览以颐和园藏文物为主,同时汇集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机构珍藏。展览共设四个单元,分别是“旧宫新生”“战火征程”“故园归梦”以及“重访南迁”,其中前三个单元在颐和园博物馆展出,聚焦颐和园文物南迁北返的具体过程;第四单元则设在德和园扮戏楼,展现整个文物南迁北返的宏大历史。
颐和园副园长荣华向记者介绍,“‘文物南迁’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守护中华文明根脉的一场旷世壮举。当时,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古物陈列所、历史博物馆、先农坛、北平图书馆等众多机构所藏文物,为避战火被迫踏上南迁之路。这场迁徙,堪称一场守护中华文明的精神长征。”
值得一提的是,颐和园为配合“园说Ⅶ”特展,策划了丰富的线上线下互动活动。观众不仅可以通过线上探展视频了解展览内容,还能在现场参与“‘溯吉祥之源’非遗如意木雕技艺体验”及“‘方寸之间’篆刻印章体验”特色活动,在亲手制作独特纪念品的过程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与文化传承的意义。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6日。
周美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