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劳动午报

用仁心医术诠释医者担当

日期:08-18
字号:
版面:07: 北京劳动者之歌       上一篇    下一篇

 

从踏入医学殿堂那天起,北京京信医院有限公司综合内二科主任申芳芳便将“救死扶伤”四个字深深刻进心底。将近二十载的从医路,她在临床一线钻研医术,在病房内外温暖患者,在公共卫生领域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今年,她被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精研不辍

以专业之力筑牢生命防线

清晨七点半的综合内二科办公室,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的医学典籍上,申芳芳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的办公桌上堆着最新的医学期刊,页边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这是她多年来保持的习惯,“医学知识更新太快,稍不留意就会落后。”

走出校门后,申芳芳并未停止学习的脚步。休息时间里,别人陪伴家人的时刻,她常常奔波在各类学术会议和培训课堂上。为了掌握一项新的诊疗技术,她曾连续一周泡在手术室观摩学习,笔记记满了三个本子;为了弄清楚一个疑难病例的病理机制,她熬夜查阅数十篇国内外文献,直到找到清晰的诊疗思路。

“患者把生命交给我们,我们必须拿出最专业的本事。”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科室管理中,申芳芳同样将“专业”二字贯穿始终。每天交班前的半小时,是科室雷打不动的学习时间,她会结合临床案例讲解最新诊疗指南,组织医护人员讨论疑难病例。“申主任总说,一个人的技术再好,也比不上团队的力量。”科室护士小李回忆说,“她会把自己参加学术交流的内容整理成课件,手把手教我们操作新设备,连沟通技巧都掰开揉碎了讲。”在她的带动下,科室团队的诊疗能力不断提升,多次在医院的技能考核中名列前茅。

申芳芳始终关注医学前沿动态。她带领团队深耕心脏围手术期诊治研究,通过优化诊疗流程、创新护理方案,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还将平均住院时间缩短,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多年来,她将临床经验凝结成学术成果,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用专业力量推动着科室医疗水平的提升。

除了临床工作,申芳芳还肩负着医院实习生带教和初级医师培训的任务。带教时,她从不照本宣科,而是带着学生深入病房。“这个患者的心电图有什么异常?如果是你,会怎么制定治疗方案?”她引导学生观察病情细节,培养临床思维。学生们都说:“申老师的课永远在病床边,她教我们的不只是知识,更是对患者的责任心。”

温情相伴

用真心实意架起医患桥梁

“叮铃铃——”深夜11点,综合内二科的值班手机突然响起。“申主任,我父亲喘得厉害,家里的药好像不管用了……”电话那头传来患者家属焦急的声音。申芳芳立刻从床上坐起,一边安抚家属情绪,一边指导急救措施,“先让老人半坐起来,把窗户打开通风,我现在联系急诊同事过去接……”这样的深夜电话,对她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为了方便患者随时联系,申芳芳在科室设立了24小时值班手机,由值班医生轮流保管,她自己的微信也向所有患者家属开放。“很多老年患者行动不便,家属工作忙,有个能随时找到医生的渠道,他们能安心些。”她解释道。无论是凌晨还是节假日,只要手机响起,她总会第一时间接听,耐心解答用药疑问,指导康复训练,有时一聊就是半个多小时。

对待患者,申芳芳有着超乎寻常的耐心。每次查房,她都会拉着患者的手细细询问:“今天胃口怎么样?夜里睡得好吗?有哪里不舒服一定要告诉我。”遇到情绪低落的患者,她会特意放慢语速,用温和的语气鼓励:“您恢复得挺好,咱们再加把劲,很快就能出院回家了。”她的白大褂口袋里,总装着几颗水果糖,遇到哭闹的小患者,就笑着递过去,“乖,吃完糖咱们就不疼了。”

去年冬天,一位住在敬老院的老人突发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医,来院时病情危重,既没带住院押金,也没有家属签字。看着老人发紫的嘴唇和急促的呼吸,申芳芳当机立断:“先救人!我这就上报医务部。”她带领团队迅速展开抢救,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调整呼吸机参数……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急救治,老人的呼吸逐渐平稳,转危为安。面对家属的感谢,申芳芳笑着说:“老人好好的,比什么都强。”这样的场景,在她的从医经历中不断上演,患者和家属常说:“有申主任在,我们心里就踏实。”

勇担使命

以责任之心拓展医者边界

“申医生,您又来啦!”每个月的义诊日,社区广场上总会传来这样的问候。穿着白大褂的申芳芳正忙着给居民量血压、测血糖,面前的桌子上摆满了健康教育手册。“王大爷,您的血压有点高,降压药得按时吃,饮食要清淡些”“李阿姨,您的化验单我看了,尿酸有点高,海鲜和啤酒得控制……”她一边检查,一边耐心叮嘱,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申芳芳始终记得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3年来,她坚持参加医院组织的义诊活动,足迹遍布周边社区和敬老院,累计服务2100多人次。每次去敬老院,她都会给老人们仔细查体,帮他们修剪指甲,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老人们缺的不只是医疗服务,还有陪伴。”她说。她还留下自己的电话,告诉老人们:“有任何不舒服,随时给我打电话。”

申芳芳全年服务患者超1500人次,她带领的科室被评为医院先进科室,她本人也被评为优秀科主任。面对所获荣誉,她淡然一笑:“荣誉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报记者 刘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