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发布消息说,长铁轨、老站台、旧仓库;开阔的户外、环绕的绿色、开放的空间——在传统的百货商场、购物中心之外,越来越多消费者流连于这些非标准却充满创意、活力涌动的新型商业空间。
的确,笔者近年来也惊奇地发现,京城崛起了一大批的“非标商业”,让京城的消费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更加方便快捷。那么,什么是“非标商业”呢?按照专家的解释,非标商业即非标准化商业,是一种强调创新和个性化的商业模式,通过灵活调整和优化商业模式和策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注重个性和差异化的服务。
京城近年来崛起的几百家文创园、无以计数的历史街区的小店、背街小巷的特色店、公园里的新型小店等都属于非标商业。比如笔者常去的白塔寺历史文化街区、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的小店都属于非标商业。像白塔寺街区,之所以百逛不腻,除了具有那巍然矗立的800多年的白塔寺常看常新外,周边迅速落地的几十家咖啡店、特色小吃店、文创用品店起了重要的吸引客源的作用。
笔者发现,白塔寺街区的热闹,几乎是贯穿全年的,不论何时何地,哪怕被人们视为“星期一,买买稀”的每个星期一,也是人头攒动。白塔寺的长长红色围墙,东岔口、西岔口小街上栉比鳞次的小店,一年到头都是客源满座。在白塔寺药店的二楼上,因为改造成了咖啡店,并能近距离观看白塔寺的雄姿,因此在这最美阳台的遮阳伞下,常常坐满了兴致勃勃的人。在这种非标商业设施里消费,近距离感受近千年历史文化的美景,似乎对消费者有着无限慰藉。
也应看到,如今的非标商业的主要消费者,还是年轻人,主理人也基本是30岁上下的年轻人。笔者和一位30岁开外的咖啡店主理人聊天,他欣喜地告知,因为喜欢周杰伦的歌,所以连咖啡店名都带有周杰伦的色彩,来这里的年轻人都是老熟人了,在顾客群里,总会搞些抽奖活动,每天都要和老顾客在群里问候。此外,这家新店由于颜值超群,点心精致,连周围的居民都来排队买点心,来晚了就卖完了。
据笔者的观察,凡是非标商业的小店,常常会充分利用抖音、小红书、快手这些走红的社交媒体,制造话题。为了尝鲜,众多年轻人蜂拥而至。当然要留住这些客人,还必须在货品、环境、价格、服务上做足功夫。笔者还发现,越是具有年代感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物自然自带话题和流量,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进行非标商业创新,哪怕是一个几十年前的老烟囱、几十年前为了备战需要挖掘的防空洞,都会吸引大批年轻人前来消费。在这方面,法源寺街区的南半截胡同、烂漫胡同都是让人心动的地方。那里,新开小店让人耳目一新,历史感、时尚感交错。
这些年,笔者既攀登过几百米高的工业大烟囱去喝咖啡,也到过众多的工业园区去消费漫步。正如有媒体评论说 在防空洞里吃火锅,在百米高空喝咖啡,在老旧街区解锁时尚潮流……近年来,非标商业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非标商业主打新奇有趣、创意混搭,在这些新的消费场景中,可以感受到消费创新的脉搏。
在非标商业中,常常会融合艺术、餐饮、科技等多元业态,提供一站式体验。在这里消费,不但会重塑消费体验,还会增加情感链接,冲破以往消费的固化模式,迈向多元、融合、交汇的消费生活新体验。
□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