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劳动午报

校企联手打造人形机器人柔性制造实训平台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05: 特写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与北京蚂蚁工场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工业零件共享柔性制造产线近日投入试运行。该产线构建了“真订单、真生产、真交付”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创新平台,标志着北京市职业教育与智能制造产业深度融合迈出实质性步伐。

该产线位于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由蚂蚁工场集团自主研发,校企联合共建。该产线的最大亮点在于可实现“秒级报价——分钟接单——小时交付”的敏捷制造能力,可满足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小批量、多样化、高精度试制需求,完成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自动化闭环生产。

“这条产线不仅是生产单元,更是教学载体。”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负责人介绍,产线特别设置了10个教学工位,每个工位配备双屏显示系统,支持20名学生同时实训,学生可实时观察产线运行数据与数字孪生仿真画面,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沉浸式教学体验,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同时,该产线培育人形机器人零件科研教研团队,开发基于真实生产运行岗位的系列实训课程,面向亦庄及全市开展人形机器人零件创新设计、敏捷制造培训,通过“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提升师资实践能力。

根据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将共同开发覆盖智能加工、在线检测、预测维护全流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产线运营采用“企业订单+教学实训”双轨模式,由蚂蚁工场提供真实的生产订单,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的相关专业师生参与从工艺设计到成品交付的全流程生产,所得收益按比例分配用于基地建设与教学发展。

该产线对接《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要求,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实训平台通过校企双主体育人,将有效解决智能制造领域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双方将以此为基础,探索“政企校多方投入+市场化运营”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力争建设成为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

□本报记者 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