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近日组织起草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和入网食品销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共23条,从管理人员配备、管理机制运行、监督管理及法律责任等多维度强化平台企业和入网食品销售企业网络食品安全管理要求。(8月12日 新华社)
消费者在网购食品时,难以直观判断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部分不法商家为追逐利润,可能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食品,甚至存在无证经营的情况,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巨大隐患。保障网络食品安全,亟须织密全链条监管网。
织密全链条监管网,首要在于源头治理。必须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和原材料供应商的监管,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卫生标准,原材料安全可靠。同时,严格网络食品平台的准入审核机制,杜绝无证经营和资质不符的商家入驻。
全链条协同监管,是关键所在。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应纳入监管视野,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形成监管合力。不仅要严格监控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还需关注仓储、运输、配送等流程。比如,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模式,使餐饮加工过程透明化,消费者可以实时观看,增强信任感。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区块链技术,实现食品来源的可追溯,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据可查。
创新监管方式,也至关重要。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监管效率和精准度。网络食品平台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商家进行风险评估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此外,跨部门联动执法不可或缺,线上线下相结合,确保监管无死角。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协同合作,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违法商家进行严厉打击,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网络食品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只有织密全链条监管网,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食品安全风险,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通过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网络食品行业才能健康有序发展,真正实现便民利民的目标。□汪昌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