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劳动午报

清洁生产助力红桥市场绿色低碳转型

日期:08-13
字号:
版面:05: 特写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京红桥市场始建于1979年,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是北京市乃至全国持续经营时间最长的市场之一。在国家“双碳”目标引领下,这座老牌市场以用好清洁生产政策为抓手,以“走在前列、打造标杆”为目标,踏上了绿色转型路。

在启动清洁生产之前,红桥市场正承受着设备老化与管理模式滞后带来的双重压力。据了解,红桥市场内多数设备设施已连续运行近30年,老旧问题凸显。经清洁生产审核排查,楼内仅漏水点就多达46处,运行设备磨损、各路管线锈蚀更是成为潜在的安全隐患,不仅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持续攀升的维修成本更是让运营压力与日俱增。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期间,红桥市场系统梳理楼宇设施现状,精准施策推进实施智能配电、智慧供热、高效冷站、污水处理、智慧照明、数字孪生等11项清洁生产方案。

通过建立智能配电系统,实现电力资源的精准分配与高效利用,年节电3300千瓦时;通过打造智慧供热系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节供热功率,既保障了舒适的环境温度,还实现年节能24吨标准煤,年节水180吨;通过建设高效冷站,对制冷设备进行节能改造并增加自控装置,实现年节电24.38万千瓦时,在提升制冷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施步行梯节能改造融合文化改造,不仅实现年节电9.69万千瓦时,还以“魅力红桥”“寻碳之旅”“智慧之光”等8个文化主题进行装饰,让节能与环境提升、文化宣传完美融合。

红桥市场还积极响应国家绿电消纳号召,主动购买使用绿色电力,于2025年4月1日,实现29488.88平方米商业楼宇绿电供应全覆盖,通过消纳绿电,减少碳排放2898吨。通过实施系列改造方案,红桥市场实现综合节能率16.62%,二氧化碳排放减少86.97%,每年节约运行费用228.51万元。

目前,红桥市场智慧物业项目已成为行业绿色典范,其探索形成的“小而精,精而美”既有公共建筑绿色转型方案,为北京建设国际数字化、绿色化标杆城市提供了鲜活样本,也为传统商业楼宇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本报记者 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