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造在建筑中是如何运用的?怎样构建智能化系统进行工地实时数据监测?日前,中建六局六建公司联合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智慧建造学院把沉浸式“工地课堂”,搬进在建中的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施工现场。通过企业选拔的7名工匠讲师,结合实际工作进行现场授课,不但为学生提供书本以外的实用技能知识,更为企业吸纳选拔优秀人才提供机遇。(8月12日《天津工人报》)
中建六局六建公司以“校企协同培育、深化产教融合”为抓手,通过联合多所高校共同打造“工地课堂”项目。自今年5月项目启动以来,“工地课堂”已累计开展7次授课,吸引各合作高校中的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等各专业学生300余人次参与。
“工地课堂”是教学场景的迁移与延伸。学生在真实施工场景中掌握了实用技能,让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正如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李同学所言:“在‘工地课堂’亲眼见到BIM模型如何指导施工,课本上的知识一下子‘活’了过来。”
针对“工地课堂”,笔者建议增加“互动环节”。一方面,鼓励学生发言提问,让授课老师现场答疑解惑,增强教学效果。同时,鼓励学生互帮互学,让学得快、悟得深的学生给其他同学做示范。如此,工地课堂的氛围会更浓,效率会更高。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课堂里学理论,到工地上练技能,“工地课堂”是“授人以渔”、培养实战型人才的创新实践和有效途径,值得点赞,也值得借鉴和推广。□余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