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降雨天气增多,气温和湿度的相继升高,加速了肠道致病菌的滋生和繁殖。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醒,强降水后易引起肠道传染病流行,公众应引起重视。
肠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人群普遍易感。
常见的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细菌有:大肠杆菌、沙门菌、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等。
常见的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病毒有: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等。
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有腹泻、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等,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症状,迁延不愈可能会引起营养不良、贫血、身体抵抗力下降,严重的可能导致脱水,极个别病例甚至有生命危险。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注意饮用水卫生 高温可杀灭致病微生物,饮用水需煮沸后再饮用, 或饮用卫生合格的瓶装水、桶装水。不用来源不明的水做饭、洗菜和洗漱。
讲究食品卫生 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再次食用前,需要加热至热透,因为冰箱低温只能延缓细菌生长,并不能灭菌。
尽量少食用易带病原体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等水产品,尤其不在流动路边摊吃海鲜。
熟食在室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2个小时,保存过程中注意防止苍蝇污染。
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注意手卫生,平时常洗手,饭前、便后手要洗净;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生食食物一定要洗净,尽量减少生冷食品的摄入;养宠物的家庭,一定要搞好宠物卫生,同时不要自己一边吃东西一边喂宠物。
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 尽量减少与肠道传染病病人的接触,病人用过的餐具、水杯、便器、卧具等注意清洗消毒,避免疾病的传播。
提高自身抵抗力 保持作息规律,适度锻炼身体,避免过度疲劳,做好心理调适,提高机体免疫力。
注意清洁和卫生 衣被、用具要勤洗勤换,注意居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家中有腹泻或呕吐患者时可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如果出现了腹泻症状怎么办?
如果腹泻病情不重,通过调整饮食、休息、对症治疗,2-3天内症状即可改善。
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腹泻减轻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脱水是腹泻常见并发症,表现为口渴、尿少、皮肤干燥起皱、双眼下陷;为防止脱水,可购买“口服补液盐”,按照说明书服用。
严重腹泻、已发生脱水或者严重呕吐不能饮水的病人,需到肠道门诊就诊,根据医嘱治疗。
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肠道正常菌群失调,不利于腹泻的恢复。如果不确定是否应该使用抗生素,请到肠道门诊就诊。
□本报记者 宗晓畅 通讯员 刘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