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劳动午报

防汛关键期,如何安全避险?

日期:08-11
字号:
版面:11: 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防汛形势复杂严峻。暑期外出旅游、野外施工作业处于旺季,安全风险较为突出。遭遇山洪应如何避险防范?面对地质灾害要注意哪些事项?高温天气下如何防暑?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近日举行发布会,介绍相关安全避险知识。

遭遇山洪,避险四字诀

应急管理部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介绍,8月份,我国七大江河流域全面进入主汛期。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南部分地区洪涝和风雹灾害风险高,海河流域、松辽流域部分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汛期强降雨多发,山区易发生山洪等灾害。一旦遭遇,如何应对?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中心副主任杨昆认为,逃生避险的重点在于“快”“高”“避”“稳”四个字。

“快”是指行动要快,如果身处险地或收到高级别预警信息,要立即撤离,不要贪恋财物。

“高”指的是要向高处转移。如果处于低洼地带,应向屋顶、坚固的高层建筑或溪流沟谷两侧的山坡转移,不要顺着滑坡体的滑动方向逃生。

“避”是指要避开一切可能被洪水冲垮或者带电的地方,例如围墙、老旧房屋、电线杆、陡坡等。

“稳”指的是心态要稳。如果被洪水围困,要找坚固的地方固定身体,第一时间用手机求救。如果不慎落水,要找到身边的树枝等漂浮物,尽快向岸边游动,上岸避险。

地质灾害,观察前兆快撤离

在山区的民众,该怎么应对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科技委员会主任刘传正表示,汛期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四种。

“滑坡、泥石流通常有一些前兆。当山坡上的树木倾斜、房子墙壁开裂、地基下沉,就说明有滑坡风险。如果在山区发现水流突然增大或减小,听到‘轰隆隆’的声音,就说明泥石流要来了。”刘传正说。

面对灾情,要勤观察、早发现。如果发现路面上有碎石,就说明公路两侧山坡有崩塌或者石块掉落现象,要注意观察,减速慢行。

接到预警信息后,要识别灾害地点、发生时段、规模和紧急程度,尽快离开危险区域。如果地方下达撤离指令,群众特别是野外搭帐篷的露营者一定要听从指挥。

应对高温天气,避免直晒多喝水

据介绍,8月份长江中下游、江淮、新疆中北部局部地区存在高温干旱风险。公众应如何防暑?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珺介绍,人体对于温度的感知与湿度、通风条件等综合气象因素有关。在相对湿度较高的“桑拿天”,汗液蒸发效率显著降低,即便温度不太高,人也会感觉闷热不适。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如果出现头晕、心跳和脉搏加快等症状,要及时到阴凉的地方采取防暑降温措施,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外出,防止太阳直晒。“可以喝一些淡盐水,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徐珺说。(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