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自贡市2025年“天府建筑工”乡村建设工匠市级示范培训项目启动。来自全市的100名乡村建设工匠接受分层培训。此次培训聚焦乡村建设一线实践者,涵盖农村房屋修建、公共设施改造、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的从业者,旨在帮助学员有效融合传统实践经验与现代建造技术,既弥补其技能短板,又为乡村建设注入规范化、专业化的新基因。(8月8日《工人日报》)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既要理顺“城”这边,更要顾好“乡”这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绘就乡村新画卷,离不开乡村建设工匠的助力。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乡村工匠培育工作,将其作为乡村人才振兴重要内容,顺应乡土人才成长规律,培育乡村建设工匠队伍。
大力培育“乡村建设工匠”赋能乡村振兴。各地各部门应构建覆盖乡村建设工匠职业全过程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对区域内工匠进行培训,邀请专家授课,组织“土师傅”学习建筑规范、抗震技术、绿色建材应用等知识,着力培训建筑识图、建筑选材、建筑风貌、施工建造等技能,提升工匠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要立足地方实际,通过“以赛促学”“长效赋能”“技艺融合”等创新模式,为乡村建设工匠“充电蓄能”,打造专业过硬、信誉良好的工匠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人才动能。
健全乡村建设工匠评价激励机制。要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开展乡村建设工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以职称评定激励人才掌握相关技术,培育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工匠队伍。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拿出真金白银和利好政策,激发乡村人才创造、创新、创业。要增强乡村工匠职业认同感获得感。乡村建设工匠要不断精进传统技艺、传承优秀乡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培育传统工艺专业人才,推动传统技能技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匠心之道,兴农之路。重视、培育、用好乡村建设工匠人才队伍,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各地方应持续推进乡村建设工匠培育工程,以工匠精神打造高素质乡村建设工匠队伍,为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汇聚磅礴力量。□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