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丰台区,有这样一位女律师:她不仅是法庭上据理力争的维权卫士,更是企业里、职工身边、社区里、校园中、热线旁播撒法治种子的“普法园丁”;她以精湛的专业素养构筑劳资和谐的桥梁,用无私的奉献精神温暖受助群体的心房。她,就是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员律师、北京市中友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李苗苗。近日,本报记者走近这位新时代法律界的劳动模范,深深感受到了她“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情怀与担当。
荣誉加身 卓越贡献的闪亮注脚
2025年,一枚沉甸甸的北京市劳动模范奖章挂在了李苗苗胸前。这不仅是对她多年辛勤付出的褒奖,更是对她“以人民为中心”执业理念的生动诠释。作为女性,长期以来,她积极为女性合法权益发声,鼓励女性勇敢追梦、依法维权,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坚韧与风采。
时间回拨至建党百年之际,李苗苗的名字出现在了“全国优秀党员律师”的光荣榜上。这份殊荣,镌刻着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她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处理农民工、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群体的案件时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他们争取合法权益,让党徽在法律实践中熠熠生辉。
北京市丰台区“特殊贡献奖”“最美普法声音”、连续三年的北京市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一项项荣誉如同坚实的脚印,记录着她深耕法治沃土、服务社会民生的奋斗历程。企业职工、社区居民由衷地感谢道:“李律师不只是法律专家,更像我们的贴心人。她用行动告诉我们,法律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
深耕公益普法 点亮全民法治之光
李苗苗深知,法治社会的根基在于全民法治素养的提升。为此,她将普法视为己任,创新形式,精准滴灌,让法治理念如春风化雨,深入人心。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法治意识需从小培养。李苗苗以“预防犯罪、保护未来”为主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面向中小学生的普法活动。她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将抽象的法律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普法课堂。在一次高年级学生的模拟法庭活动中,学生们扮演法官、律师、当事人,沉浸式体验法律的庄严与公正。活动后,一名学生深有感触:“原来法律是公平的守护者,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以后会更加遵守规则。”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企业职工是李苗苗普法的另一个重点。她敏锐地洞察到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的迫切需求,创新性地打造了“连心普法驿站”。这个小小的驿站,法律图书室书香弥漫,人民调解室、法律咨询室随时敞开。驿站不仅提供面对面的免费咨询和调解,还通过制作普法微视频、开展线上讲座等方式,运用新媒体拓展普法覆盖面。
李苗苗律师带领的中友律师事务所,为各类劳动群体讲解合同履约等涉劳动关系热点法律问题,为焦虑的群众送去“定心丸”。“听了李律师的课,我才知道那些所谓高回报的理财是陷阱。她的讲座不仅让我们长了知识,也让我心里有了底。”外卖配送员小周说。驿站将服务半径扩大到周边居民和企业,李苗苗坚持“每日接待咨询、每周普法宣讲、每季度大型活动”,联合街道、仲裁院、工会等力量,通过“知识普及预防矛盾,法律手段化解纠纷”,让法治的温度在基层流淌。截至目前,驿站接待免费咨询700余次,举办法律培训36场、公益讲座21场,服务超千人,真正让“小驿站”发挥了“大作用”。
赋能公益 用专业力量服务社会
李苗苗律师的法律专长不仅体现在法庭上,更延伸到服务社会发展的广阔天地。
她心系中小企业发展,主动提供免费法律培训,内容紧扣企业合规经营、劳动风险管理、合同风险防控等痛点难点。她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用案例,帮助企业主理解复杂的法律条款。例如,在为一家制造企业开展《劳动法》培训时,她精准地指出其劳动合同管理漏洞,并提出解决方案,使该企业有效避免了潜在劳动仲裁风险。该企业负责人由衷地赞叹:“李律师不仅指出了问题,还教会我们如何依法管理职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的一员,李苗苗还是12348法律援助热线的“暖心守护者”。每次耐心解答,是她对待每一位求助者的常态。她不仅提供专业法律建议,更善于倾听、疏导情绪。一次,面对一位因土地纠纷情绪激动的来电者,她先用共情稳定对方情绪,再从法律角度条分缕析,最终制定出解决方案。事后,对方专门致信感谢,称她是“法律援助热线里最暖心的律师”。她更主动号召律所同事加入热线值班,扩大服务范围,提升团队公益意识。
为更高效化解基层矛盾,李苗苗成立了“北京市丰台区禾邻调解中心”,吸纳志同道合的公益人士共同致力于调解事业。面对复杂的民间纠纷,她创新总结出“听、稳、实、法”调解工作法:倾听需求、稳定情绪、实地调查、法律依据先行。在一次因水管漏水引发的激烈邻里纠纷中,她通过实地勘察和多次调解,提出合理方案,最终化干戈为玉帛,让两家重归于好。多年来,她义务调解多起案件,成功化解矛盾,节约了司法资源,传递了法律的温度与智慧。她还将这套有效的工作法推广开来,惠及更多调解机构。
劳模精神永驻 做默默耕耘领航者
李苗苗始终专注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实践与研究,是该领域公认的权威。她以深厚的法律功底构建“精准施策、多维破题”的能力体系:既能从宏观把握劳资矛盾症结,设计创新制度推动企业合规转型;又能以微观洞察力化解个体纠纷,在群体性劳动争议中搭建对话桥梁。其代理案件不止于胜诉,更注重通过司法实践推动社会规则完善,实现“从个案代理到规则塑造”的跃升。她笔耕不辍,其专业著述成为从业者的案头指南。在劳动者心中,她是值得托付的“权益守护人”;在企业圈层,她是防范风险的“合规领航者”。
在团队中,她以身作则,以专业高度树标杆,以人格魅力聚人心。对待后辈,她躬身示范,点燃理想,既是严师更是益友。
李苗苗周身散发着法律人特有的锐意与持重。支撑她一路走来的,是对法治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她坚信:“法律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纠纷,更在于传播公平与正义。”无论多么繁忙,她始终坚持投身公益,将时间和精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她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更高效的服务模式,推动普法不断贴近生活、贴近需求。
□本报记者 余翠平 通讯员 薛元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