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军是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12345专班负责人、未来科学城市场所所长。他把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自己的家事办,带领工作专班累计为群众挽回超千万元损失。
接诉不是目的,办好才是根本。面对日均600余件的诉求量,李红军构建起了“一个核心、两项激励、三维培训、三个督办、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以“一意见三清单”“一通报九考评”定任务、立标准、明目标,助力昌平区市场监管局在市级行业月考核中连续19个月排名全市第一,全国12315系统月考评始终位列全市第一,2024年市场监管行业诉求量同比下降34.16%。
一起涉及33名、平均年龄85岁老年人的退费纠纷,让李红军和专班团队印象深刻。老人们缴纳的养老钱因企业资金链断裂,难以追回。为了尽快了去老年人的烦心事,李红军与同事连续5个月辗转3个部门、3个街(镇)、2个村委会等,最终通过协调企业拆迁补偿款,将40万元养老钱如数交还到老人手中。长期以来,李红军与工作专班累计为2000余名群众挽回损失超千万元。
任职未来科学城市场所所长后,李红军带领6人团队处理月均千件的调解量,探索推行了“党员认领办、组长担当办、所长攻坚办”模式,让调解成功率跃升全局前列。此外,他还以“双创双全”机制为企护航,不仅助力某知名老字号食品生产企业转制,为企业节约巨额成本,还曾仅用5小时便为某央企化解了“燃眉之急”。
“有这样的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发展必将行稳致远。”这是来自某央企为昌平区市场监管局写下的感谢信中的一句话。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该央企在重大业务洽谈前,突然发现注册资本备案异常,如果不及时调整将导致该企业出现巨额损失。李红军闻讯后,立即启动“特事特办”,第一时间陪同企业相关工作负责人前往昌平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科。在工作人员的配合下,他仅用5个小时便完成了重新备案,有力保障了该央企业务的成功推进,并确保了国有收益不受损失。为此,该央企专程送来了“服务至上 勤政为民”的锦旗,并由衷表示,这是“北京服务”与“昌平效率”的生动实践。
如今,在李红军的带动下,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12345专班和未来科学城市场所已经形成了“人人都是接线员,件件诉求有温度”的服务氛围。
□本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