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劳动午报

西城区打造全国行政复议服务标杆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05: 特写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日,西城区“行政复议接待咨询服务与案件办理服务标准化试点”高分通过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司法局联合专家组评估,成为全国行政复议领域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

便民服务再升级,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复议窗口”

“现在申请行政复议太方便了,手机上就能提交材料,还有短信实时提醒立案进度。”刚完成复议申请的市民张先生对“网络办”服务赞不绝口。自试点启动以来,西城区围绕“让群众少跑腿”,构建起“四位一体”申请渠道——现场窗口“当面办”、邮寄材料“邮寄办”、登录平台“网络办”、紧急事项“马上办”,同步在西城交通支队设立公安交通类复议专窗,在15个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设置咨询点,实现“15分钟复议服务圈”全覆盖。

标准化建设带来的便利直观可见:西城区政府官网发布的《行政复议申请指南》提供标准化模板,申请人提起行政复议难度大大降低;接待窗口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通过电话补正等创新方式,将补正时间压缩60%;2024年以来,累计接待咨询群众3571人次,行政复议申请量同比增长74.8%,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20.3%,行政复议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认可。

数字赋能提效能,科技助力“阳光复议”

走进西城区行政复议听证室,语音识别系统正实时生成听证笔录,当事人通过电子设备即可同步查看。“过去听证后需等待一个小时左右才能看到纸质笔录,现在当场就能核对确认。”行政复议工作人员介绍,这套数字化系统已在多起案件中应用,办案效率大幅提高。

科技赋能贯穿案件办理全流程:档案数字化团队采用“平台+设备+服务”模式,实现案件材料的快速上传与智能检索;借助北京市行政复议人工智能大模型,精准识别简易案件,近半案件适用“快车道”程序,办理周期大幅压缩;16人的专业团队,通过业务比武、岗位练兵等机制,培养出“全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表现突出个人”“市级办案能手”等一批骨干力量。

多元调解化纠纷,让群众“带着诉求来,带着释然归”

“原本以为要跑好几趟,没想到线上调解3天就解决了。”市民王女士通过“云调解”平台化解了交通处罚争议,对复议工作竖起大拇指。西城区将调解理念贯穿始终,构建“案前预防——案中化解——案后回访”闭环机制:立案前,72.5%的纠纷通过释法说理、部门联动在前端化解;审理中,2024年累计调解案件2769件,成功1197件,成功率达43.2%,其中北京市首例行政复议调解书帮助申请人解决退休手续难题;西城交通支队的“一站式”调解中心,更是让1076人次的交通争议在源头化解,仅60人最终申请复议。

数据背后是对群众诉求的深度回应:试点期间群众满意度达到80%以上,工作人员获赠多面锦旗和大量表扬信。“我们不仅要依法办案,更要解开群众的心结。”西城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引入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社会力量,充分运用调解手段做深做实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工作。

“行政复议是法治政府的‘体温计’,也是党群关系的‘连心桥’。”西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把标准化试点成果转化为常态化治理效能,让市民群众在每一起行政复议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度。

□本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邴美俏